一日,王允在宫中侍班之后,于退朝休息的阁子内,见到许多同僚旧臣,皆是面带忧色。王允心中一动,上前对众人道:“诸位同僚,今日恰逢老夫贱辰,意欲于晚间在舍下备下薄酒,略叙同僚之谊,不知诸位可否赏光?”
众官员不明其意,但见王允亲自邀请,又都是熟识,便纷纷应承:“司徒大人寿诞,我等理当同去祝贺!”
当晚,王允在自家后堂设下酒宴,先前邀请的公卿大臣们悉数到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正谈笑间,王允忽然用衣袖掩面,放声大哭起来。
众官员见状,皆大惊失色,纷纷起身问道:“司徒大人!今日乃是您的大寿吉日,为何如此悲伤?”
王允放下衣袖,泪流满面,哽咽道:“诸位大人!今日并非老夫贱辰!实乃是老夫见国贼董卓,欺君罔上,祸国殃民,汉室江山社稷,已是危如累卵,旦夕难保!心中悲愤,难以言表!故假托寿宴之名,邀诸位前来,共商国是!想我高皇帝斩蛇起义,诛暴秦,灭强楚,方得这四百年锦绣江山!谁曾想,传至今日,竟要断送于董卓这等国贼之手!此情此景,老夫如何能不悲伤痛哭!”
王允一番话,说得声泪俱下,情真意切,在场的官员无不感同身受,想到国事艰难,前途未卜,也都跟着欷歔不已,更有甚者亦掩面而泣。一时间,后堂之内,哭声一片。
就在这时,座中忽然响起一阵响亮的抚掌大笑声!众人愕然望去,只见骁骑校尉曹操,正一边鼓掌,一边大笑道:“哈哈哈!有趣!有趣!满朝公卿,聚于此地,不思良策以除国贼,反效仿妇人哭啼!难道从黑夜哭到天明,再从天明哭到黑夜,就能哭死董卓这老贼吗?!”
王允又惊又怒,他见是曹操,厉声斥道:“曹孟德!汝祖上亦食汉禄!世受国恩!如今国家危难,你不思报国,反在此嘲笑我等忠义之士耶?”
曹操收起笑容,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朗声道:“司徒大人息怒!操并非嘲笑诸公忠义之心,实是笑诸公空有忠义,却无良策以诛国贼耳!操虽不才,愿舍此身,亲手割下董卓那颗狗头,悬于洛阳都门之上,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以谢天下万民!”
王允闻言,精神一振,连忙离席,上前扶住曹操,急切问道:“孟德!汝若真有此心,实乃我大汉之幸!不知计将安出?”
曹操目光沉稳,低声道:“司徒大人,操近日之所以屈身事贼,甘为驱使,实非贪慕荣华,乃是欲寻机近其身,图谋刺杀耳!如今董卓颇为信任于操,操常能出入其相府内室,此乃天赐良机!操闻听司徒大人府中,藏有一口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七宝刀’,此刀乃上古神匠所铸,蕴含破邪‘锐气’。操恳请司徒大人,将此宝刀暂借于操,操愿以此刀潜入相府,乘其不备,一刀了结国贼性命!事若成,则社稷幸甚!事若不成,操亦死而无憾!”他说话之时,“意”志坚定,充满了自信与决绝。
王允听罢,激动得浑身颤抖,连声道:“好!好!孟德果有此心,真乃国之栋梁!老夫敬你一杯!”他亲自为曹操斟满一杯酒,双手奉上。
曹操接过酒杯,高高举起,将酒洒于地上,立下重誓:“皇天后土在上!我曹操今日在此立誓,必杀董贼!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王允见曹操心意已决,不再犹豫,立刻亲自回内室,捧出一个古朴的木盒,打开盒盖,只见里面静静躺着一柄短刀。此刀长约尺余,刀身布满奇异的星辰纹路,刀柄镶嵌着七颗不同颜色的宝石,流光溢彩,刀刃锋锐处寒气逼人,隐隐散发出一股纯粹而强大的“锐金之气”,正是那柄传说中的七宝刀!
“孟德!此刀便交于你了!望你好自为之!一切小心!”王允将宝刀郑重地交到曹操手中。
曹操接过宝刀,小心翼翼地藏入怀中,然后向王允及众官一抱拳:“事不宜迟,操这便去了!”说罢,转身昂然而去。留下堂中众官面面相觑,心中既有期盼,又充满了担忧。
次日一早,曹操如同往常一样,佩戴好那柄七宝刀藏于朝服之内,前往相国府求见董卓。到了相府,问明董卓正在后园小阁之中,曹操便径直入内。
只见董卓肥胖的身躯正斜靠在软榻之上,而吕布则如同一尊铁塔般,按戟侍立于其身侧,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进来之人。
董卓见是曹操,懒洋洋地问道:“孟德今日如何来得这般迟?”
曹操从容应对:“操之坐骑驽钝,不堪驱驰,故而来迟,望相国恕罪。”
董卓闻言,对身旁的吕布道:“奉先我儿,吾新近得了一批西凉进贡来的良马,神骏异常。你可亲自去马厩挑选一匹最好的,赐予孟德。”
吕布应了一声:“是,义父!”转身便向阁外走去。
曹操见吕布离去,心中暗道:“天助我也!此贼合当命绝!”他右手悄悄探入怀中,握住七宝刀柄,正欲拔刀上前行刺!但转念一想,董卓虽肥胖,但久经沙场,气力惊人,且“煞气”护体非同小可,若是不能一击毙命,被其缠住,后果不堪设想。他强自按捺住冲动,等待更好的时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