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函谷烽烟·北地归心
第一节 关前血祭
建安二十八年春,护民阵的玄甲军陈兵函谷关下时,正值桃花初绽。陈果勒住青骓马,望着关楼上悬挂的“血魂灯笼”随春风晃动,每个灯笼里都封着一名孩童的魂魄,微弱的哭声混着关内飘来的血腥气,令人窒息。柳如烟冰戟轻点地面,冰晶中映出关内祭坛的惨状:“圣典逼张绣用‘北地枪兵’的鲜血祭祀‘关内煞神’,拒死者皆被做成‘血魂旗杆’。”
话音未落,关楼突然传来惨叫。一名被剜去双目的士兵被推下城楼,胸前刺着猩红的“叛”字,腰间却系着护民阵七年前发放的“平安带”。陈果翻身下马,捡起平安带,触到带角绣着的麦穗纹样——那是张绣母亲当年亲手所绣。
“将军!”斥候策马而来,“关内密探回报,张绣的副将胡车儿被圣典扣作人质,每日押至祭坛受刑。昨夜张绣偷偷派亲卫送出密信......”斥候递上染血的布条,上面用指甲血写着:“护民阵若至,可于三更劫牢,某当为内应。”
郭嘉展开函谷关布防图,算筹点在关左的“悬天崖”:“那里有处废弃的秦军地道,可直通关内地牢。柳姑娘的冰系灵力能克制圣典的‘地火咒’,某随你走一遭;陈将军率玄甲军正面佯攻;马腾将军带西凉铁骑绕后截断血魂军退路。”
第二节 劫牢破咒
子时三刻,柳如烟踩着冰棱掠过悬天崖,月光在她冰戟上碎成银鳞。陈果紧随其后,地道内的霉味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每隔十步便有一具被符箭钉在墙上的尸体,皆是北地枪兵的装束。“这些人被下了‘锁魂咒’,”柳如烟低语,“需速战速决。”
两人摸至地牢深处,正见胡车儿被铁链锁在寒潭中央的石柱上,潭水已被鲜血染红,水面漂浮着无数“血魂蛭”。圣典左使手持铜铃,正在念诵邪咒:“胡车儿,你家传的‘北地枪谱’若不交出,明日便剜了你的心喂煞神!”
“放你娘的狗屁!”胡车儿怒吼,却因失血过多而气息微弱。陈果寒蝉戟挥出金光,斩断潭边符咒,柳如烟冰戟轻点水面,冰晶瞬间冻结血魂蛭。左使转头惊觉,正要祭出邪器,却被陈果一脚踹翻在地。
“胡将军,护民阵来迟了。”陈果亮出护民玉佩,“张绣将军托某带话:‘北地枪兵,不该为邪典陪葬。’”胡车儿瞳孔骤缩,望向玉佩上的麦穗纹章——那是当年护民阵救他母亲时所赠信物。
第三节 阵前攻心
卯时正,函谷关前战鼓轰鸣。陈果率玄甲军摆出“护民明光阵”,玉简的金光与圣典的血雾激烈碰撞。张绣身着染血的战甲,手持“虎头湛金枪”立于关楼,眼底尽是挣扎。
“张将军!”陈果策马向前,寒蝉戟挑起一面护民军旗,“七年前宛城大旱,护民阵曾送粮千石,你母亲临终前托某转交这个——”他抛出半块护民令牌,正是当年张绣母亲缝在平安带里的信物。
张绣身形剧震,令牌落地时,露出背面刻着的“护民如亲”四字。记忆如潮水涌来:母亲临终前攥着令牌,叮嘱他“勿从邪道,守护百姓”。关下百姓忽然齐呼:“护民阵救我!”竟是数千名手持护民信物的老弱妇孺。
“将军!”胡车儿被柳如烟救至关下,“护民阵已破了地牢,圣典的‘血魂蛊’也被华佗先生的药解了!”张绣望着胡车儿腕间重新系上的护民红绳,又看向关下百姓期盼的目光,突然将虎头湛金枪插在关楼:“圣典误我!今日起,函谷关只认护民阵!”
第四节 北地归心
寅时三刻,函谷关城头同时升起护民阵的“护”字旗与张绣的“北”字旗。张绣单膝跪地,将护民令牌与陈果的玉佩拼合:“某曾以为,在这乱世唯有依附强权方能生存,却不想圣典比豺狼更狠......”他撸起衣袖,露出臂间淡青色的护民纹身——那是当年喝了护民义士的“醒神汤”所留。
陈果扶起张绣:“护民阵从不强求归附,只问将军可愿为百姓再执一枪?”张绣抬头望向天际,晨光中,柳如烟正用冰戟为百姓净化被血污染的井水,马超的铁骑在关外埋下抗邪的麦穗种子。他忽然大笑,从腰间解下圣典赐予的“煞神符”,掷入火中:“某愿率北地枪兵八千,随护民阵扫平邪典!”
贾诩从城楼阴影中走出,摇着羽扇轻笑:“早在将军送出血魂旗改做帐篷时,某便知将军心系百姓。”陈果这才惊觉,原来贾诩暗中修改了圣典的血祭时辰,为护民阵争取了破阵时机。
第五节 关内新政
正午时分,函谷关内的祭坛被改造成粥厂。柳如烟冰戟轻点废弃的血池,灵力催动清水涌出,百姓们争相用圣典的邪器碎片舀水。陆逊展开《函谷屯田策》:“关前荒地可种粟米,关后林地可养桑蚕,胡将军的‘北地猎户’正好擅长此事。”
胡车儿挠着后脑勺:“俺们打猎在行,种地却是外行。”柳如烟轻笑,用冰戟在地上画出垄沟:“我教你用冰系灵力保墒,可比老法子省三成水。”张绣望着忙碌的百姓,忽然对陈果说:“某曾在宛城见过令尊,他说‘护民不是施舍,是让百姓自己能握住锄头’。今日方知此话深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