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乐山

作品:天地玄门|作者:远行者|分类:奇幻|更新:2025-05-23 21:17:38|字数:16670字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完工,历时九十年。人或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五丈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二百丈。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像阁”。

其二:峨嵋山。

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其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为峨眉四大奇观。

其三:凌云寺。

凌云铁寺门外有一副极具气势的楹联:“大江东去;佛法西来”。切景切事,大气磅礴,实为海内不可多得的杰作。凌云寺旧名报恩寺,因大佛而又名大佛寺。相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早于大佛的开凿。殿门两侧分列着四座记事石碑,记载了历代重修的经历。凌云寺为蜀中着名佛寺,主体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部分组成,各为一重四合院,布局严整。大雄宝殿,入有三尊大佛,为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大佛;佛家讲轮回,又叫三生佛,前世、今世、来世。

看看,徐霞客这一回可是安闲的很。

然而太安闲了也不是好事。有时不是人找事,而是事找人。

这件事是在一个义庄之中开始。

义庄是什么?一个大民族之中,有的穷,有的富,富有的拿出钱来办义庄,义庄之中包括学校、公田、祠堂等等设施。而在城市之中,被称为义庄的场所,又另外有一个十分专门的用途:寄放棺柩。

所以,可以简单地说,义庄是存放棺材的地方。当然,棺材不会是空的,棺材中都有尸体,大都是一时还未曾找得好地方安葬,或是死者客死他乡,家人准备运回本土去安葬,或是穷得无以为殓,只好暂时寄放在义庄之中,原因甚多,不必一一叙述。

既然是死人的“住所”,义庄自然阴森恐怖,在阴森恐怖的坏境之中,就会发生种种恐怖的事;但是,这件事一开始,却一点也不阴森,还热闹得很,那是在宝氏义庄建筑物东边的一间小房间中,灯火通明,喧哗声震耳,酒气扑鼻。

宝氏义庄当然是由姓宝的人创办的,西南一带多有怪姓,像姓酒的,姓玉的,姓生的等等,姓宝的也是其中之一。

宝氏义庄是由哪一个姓宝的人捐钱出来兴造的,已经不可考了,建筑物已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也没有立碑记述建造人的姓名来历,只是在建筑义庄的同时,建筑人在钱庄存了一笔钱,委托钱庄投资,规定每月拨出三两纹银,作为义庄的管理费用,雇了一个人来看守义庄。

这笔管理费到了现在,就多不多少不少了,这就是刘由会担任义庄看守人的原因,最早的义庄看守人死了,刘由的伯父老刘顶上了看守人的职位,老刘生了病,把这份职位给了不务正业的侄子刘由。

对刘由来说,这份职位实在再适合不过了,虽然薪水不够他挥霍,但是免强也可以生活,而且按月向钱庄支取,永无拖欠,再加上根本不要他工作,义庄里有上百口棺木,死人再多,也不会麻烦他,他需要的只是胆子大,而从小就不务正业,当流氓的刘由,别的好处没有,胆子大倒是有的。

刘由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更发现了这份工作的好处,义庄的建筑物相当大,而且,距离城市也不是太远,有好多间空房间,刘由很快把它变成了和他差不多身分的流氓的一个安乐窝,赌钱,喝酒。

那天晚上,聚在房间赌钱的有七八个人,刘由的手气很差,输了又输,在他身后坐着的,是一个年纪很轻,可是浓妆艳抹得使人吃惊的女孩。

旁的不用介绍,这个女人倒可以介绍一下,她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外号叫“十三太保”,那是因为她在十五岁那年她主动约了十三个男孩和她一起“玩”之后得来的外号,现在,她又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叫“大众乐园”,那是一个不在乎得令人吃惊的、典型的没有受过教育的大都市少女。

刘由在输光了所有的钱之后,气愤地站了起来,看了看十三太保一眼,就拉住了她的手,向外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地玄门》,方便以后阅读天地玄门第224章 乐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地玄门第224章 乐山并对天地玄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