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轻轻被推开,王玉小心的端着药碗进来,轻声说道:“该吃药了。”
郑言没有回答,他永远也不会再回答了。
王玉看着郑言,眼泪一滴滴的滴在汤药中。
徐霞客和法海离开郑家时,郑家一片沉重的安静。他们早知道今天的结果,所以他们虽然悲伤,却也能承受得了,只是,王玉的脸上始终是一片迷惘,她不明白,究竟是谁让郑言这样痴情?
直到走了很久,徐霞客才叹息了一声,慢慢吟道:“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根叶永不见。”
法海看着徐霞客,见徐霞客的脸上也有泪痕,轻声问道:“徐公子,你方才说的,大有禅意啊。”
徐霞客勉强笑了笑,答道:“大师,我说的正是佛典中的东西。只是这个说法出自佛典,而化用了佛典。”
法海的神色变得恭敬了起来:“请教。”
他毕生求佛,有人说佛典,而他居然不知道,当然会认真请教。
徐霞客只说了三个字:“彼岸花。”
法海“啊”了一声,立刻明白了,应道:“曼珠沙华!”
徐霞客点了点头。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经常盛开在墓地附近,色泽鲜红似血,,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在佛经里,是所谓“天花乱坠”的四种花之一,如《法华经》中说:“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乱坠天花,有四花,分别为: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所以是佛教中的天界之花。只是,佛教中的传说与世俗的说法有所不同,所以法海才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在世俗之中,相传彼岸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徐霞客听得这故事里,那白衣女子在奈何桥下等待了郑吉一千年,却始终没有与郑吉团圆,不由得就想起了这个典故。
法海经徐霞客一点,也明白了这些,不由得也有些悲伤,叹息道:“可惜,郑公子至死也不知道他和这女子的第二世是什么样的缘分。”
徐霞客突然笑了笑,笑容里说不出的苦涩:“其实那是因为他身在局中而已,如果他不是身在局中,只怕早就明白他的第二世缘是什么了。大师,这个缘可说是天下皆知呢。”
法海听得大为奇怪,问道:“徐公子,何出此言?是什么样的缘能天下皆知,而独独身在局中的郑公子不知道?”
徐霞客慢慢的说道:“这女子叫戚懿,能歌善舞,我就已经很怀疑是这件事了,而最后郑公子所说那女子唱的歌,我就可以肯定,是这件事了。”
法海越听越糊涂,什么“这件事”?是哪件事?他慢慢的回想着,念道:“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徐公子,你是书生,你能明白,但小僧可实在不明白。”
徐霞客轻轻笑了笑,慢慢念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
法海听着感觉十分的耳熟,却仍是一时想不起是哪里的歌,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徐霞客见法海仍是不悟,又念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弓矢,尚安。。。。。。”
“啊!”法海一声大叫,声音之响,甚至引起了回声,他一个失势,一跤跌倒在地,随即手在地上一撑翻身站起,看着徐霞客,脸上居然有些发白,结结巴巴的的说道:“他,他,郑,郑公子是,是。。。。。。”
“汉高祖!”两个人同时说了出来。
这可真是神奇的缘分,郑吉原来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世,而戚懿,就是传说中的戚夫人!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济阴戚家寨人。这“济阴戚家寨”,便是今日的定陶县杜堂乡戚庄村。她曾随刘邦征战四年,擅跳“翘袖折腰”之舞,其舞姿优美,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她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改立如意。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迩的贤人’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盈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弓矢,尚安所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