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新作构思,天仙巧配

作品: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作者:爱吃鱿鱼小炒的沈秦|分类:历史|更新:2025-05-23 14:59:28|字数:4880字

任何故事的热度都有时限,即使是《白蛇传》这样新奇的话本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镇上关于白娘子和许仙的谈论渐渐少了些。

虽然墨韵斋印制的话本依旧在卖,但销量明显不如最初那般火爆了。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自然是精明的刘掌柜。

这天,赵秀才再次来到陈家,带来的不再是分成,而是刘掌柜的“问候”和催促。

“平安小兄弟啊。”赵秀才搓着手,脸上带着点为难,“刘掌柜托我问问,你那个…《白蛇传》的故事,后面是不是还有啊?要是还有,得赶紧写出来。或者…有没有什么新的故事?”

言下之意很明显,老故事热度退了,急需新作品来刺激市场,继续赚钱。

陈平安对此早有预料。

《白蛇传》虽然精彩,但毕竟涉及人妖之恋,甚至水漫金山这种近乎“造反”的情节,在主流价值观看来,多少有些“离经叛道”。

能火爆一时,已属难得。

想要持续吸引读者,尤其是获得更广泛层面(比如士绅阶层)的认可,下一部作品,需要做些调整。

不能再一味追求猎奇和反叛。

需要更贴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比如…忠、孝、节、义。

但又不能完全落入俗套,否则便失去了新奇感,难以复制《白蛇传》的成功。

这个度,需要好好把握。

送走了赵秀才,陈平安再次沉入脑海中的图书馆。

这一次,搜索的关键词变成了“爱情”、“孝道”、“神仙”、“民间传说”。

浩如烟海的故事再次涌现。

《牛郎织女》?过于悲情,且有影射阶级对立之嫌。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样是悲剧,而且涉及女子求学,在这个时代也有些敏感。

《孟姜女哭长城》?控诉暴政的意味太浓。

筛选良久,一个熟悉的故事框架跳入了他的视野——董永与七仙女。

这个故事,核心是孝子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上天,七仙女下凡相助,最终成就一段姻缘。

既有浪漫的爱情元素,又有符合儒家主流价值观的“孝道”核心。

神仙下凡的情节,满足了人们对奇幻的想象。

董永的孝行,又能引起最广泛的情感共鸣。

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的整体基调是温暖、向上的,不像《白蛇传》那样充满了冲突和悲剧色彩。

就它了。

《天仙配》。

确定了故事框架,接下来就是改编和填充细节。

不能完全照搬前世的版本。

必须将其“本土化”,融入大夏王朝的风土人情和社会背景。

董永的名字需要改一下,可以叫“董安”或者更符合本地特色的名字。

七仙女的形象也要调整,不能过于缥缈,要更接地气,与董安的互动要更自然、更符合古代的礼教(当然,是在神仙身份的掩护下)。

故事的重点,要放在董安的“孝”行上。

可以增加一些他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为父治丧的情节,突出其孝心感天动地。

与七仙女相遇相爱的过程,也要写得更婉转、更符合逻辑,不能仅仅是天降奇缘。

可以设定为七仙女被董安的孝心感动,先是暗中相助,而后才逐渐显露身份,产生情愫。

甚至可以加入一些配角,比如善良的邻居、刁难的地主(傅员外可以保留或修改),增加故事的戏剧冲突和现实感。

至于那些过于“封建糟粕”的情节,比如三年期满必须分离等,可以进行模糊化处理,或者改编成更符合人情味的结局。

脑海中,一个新的故事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陈平安除了去蒙学,其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天仙配》的构思和创作中。

他将改编后的故事情节,用尽量简洁流畅的语言,再次艰难地用毛笔誊写在黄麻纸上。

这一次,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加上对文字的掌控力有所提升,书写的速度和质量都比上次好了不少。

但依旧是个极其耗费心神和体力的过程。

期间,柳柔柔依旧会默默地来送些吃食,或者安静地陪在一旁磨墨。

有时看到陈平安眉头紧锁、苦思冥想的样子,她会小声问:“平安哥,又遇到难题了吗?”

陈平安会笑着摇摇头:“没事,在想一个新的故事。”

偶尔,他也会将构思好的部分情节,用讲故事的方式说给柳柔柔听。

看着小丫头时而紧张、时而感动、时而欢笑的表情,也算是他创作过程中一种别样的乐趣和…市场调研?

大约又过了十来天,陈平安完成了《天仙配》前几回的初稿。

这一次,他没有立刻让赵秀才送去墨韵斋。

吃一堑长一智。

他必须增加自己的谈判筹码,避免再次被刘掌柜轻易拿捏。

他让赵秀才给刘掌柜带话,就说自己最近学业繁忙,先生管得严,暂时没空写新故事。

但…或许可以抽空构思一个大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方便以后阅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第27章 新作构思,天仙巧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第27章 新作构思,天仙巧配并对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