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瑞忙道:”免贵,姓杨,家是邳州人,正要去洛阳,听到你这边有新货,想来拜访。“
周怀民摊开双手,笑道:“邳州的贵客远道而来,我刚在那边干活,浑身脏兮兮,实在不成体面,杨掌柜莫要怪罪。”
宋文瑞看着周怀民,这人双眸有神,棱角分明,面色亲和,让人望之即有好感。摆手道:“无妨无妨,做工哪能不沾泥水。”又道,“只是周掌柜亲力亲为,实在让人敬佩。”
周怀民引着宋文瑞及书童回村。
宋文瑞看到村路两侧的麦田,田土刚用水浇过,小麦油绿杆壮。
每田头皆有水沟,四通八达,通往村边一个小屋。
“周掌柜,我看你村里这水沟并未通向河边,而是那边一个小屋,是何缘故?”
“此为抽水站,可为田间水沟供水,无需从河中提水。”
“能带我去看一下这水井否?”
“当然可以,杨掌柜且随我来。”周怀民带着他去村西抽水站。
宋文瑞亲眼见到乡绅耳听途说描述可自动的器械,原来是一个锅炉,联动周怀民所谓的蒸汽机,又带动水泵,水可持续抽出,无需像平常水井那样,先慢慢放入桶,再转动轱辘,把水提上来,方得一桶水。
比人担畜挑便利万倍,怪不得可以把整块田地浇水。
听闻只需烧煤,即可无日无夜的工作,宋文瑞心里噗通噗通的跳,这真的是利国利民之重器,急切的问道:“若只烧煤,便能无日无夜不眠不休抽水?”
周怀民笑道,“也没那么神奇,这机械我刚研发出来,都是让巧匠手工打造,仍是实验品,工作一两个时辰,便会出故障,需更换零件,不然水就抽不上来。”
水泵铸造件,结构简单,不会出什么故障,主要还是这个斯特林式蒸汽机。
实在是加工工艺达不到,斯特林这种蒸汽机好在简单,但功率也很低。
而且活塞磨损很快,稍微漏气,本身就勉强带动这个小水泵,功率稍微下降,水就上不来。
周怀民已经尽量在此方案上优化,用铜做活塞,铜质较软,更耐磨一些,回收的破损活塞,再重新熔造。
另用菜籽油涂抹活塞,增加润滑度。
现在要是做一个瓦特那种功能完善的冷凝式蒸汽机,不仅需要很长的摸索时间,还需要一定的精密加工车床工艺,现在时间极其有限,错过浇地的时节,小麦就要大幅度减产,只有靠不断地换零件来消耗。
即使如此,这斯特林式蒸汽机和小水泵,也比传统的砌砖水井提水效率高太多,对于明末的人们来说,这已经是农作神器。
宋文瑞颔首点头,心道看来此物确是这周怀民所造,仍有瑕疵,听其言,颇为难造。问道:“这就是为何必须要建农会才可打井的原因吧?”
周怀民笑道:“正是,其实给村里的田里供水,远不是一个打井那么简单。这蒸汽机只是一个工具,更麻烦的事是人心。需要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合力开挖沟渠,还要建设抽水站,运输煤炭,并需要派遣得力的维护工,时常来维护,指派看护工,这看护工的选择和调遣都是麻烦事。”
宋文瑞惊异,这人年纪不过十几岁,竟能深知这政务之道,这为民办事可不就是这样,事是最容易做的,主要是钱难凑,人难管。
没钱,你做什么事。
有钱,也不一定能做成事。
宋文瑞现在初上任,近几个月就是被钱所困,修补城墙,招募乡勇,采买原料,打制兵器,哪样不得花钱?
让乡绅义捐,都是给个一二百两,意思意思,给知县老爷个面子,你再是县尊,总不能天天让捐吧?
宋文瑞想到这里,便问道:”这农会要给村民发工食银,这打井器械也是耗铜耗铁,工匠亦是开支,岂不是村村建立农会越多,亏损就越多?“
周怀民笑了笑,答道:”可不是,农会还包了成员的亩税和丁税。“
宋文瑞知道,故作惊讶,“嘶……”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有多少财力能为村民包这两税?虽然有些大户为佃农包税,也只是包的亩税,而且地租普遍高达五六成,转嫁而来。”
“所以农会才需要成员缴纳当季收成的三成,而不是定额地租,只按生意来说,农会的要求不高吧?”
宋文瑞点了点头,“不高,甚至说,如果收成不好,你极可能会亏。”
周怀民指了指水泵,“所以我才绞尽脑汁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粮食产量想快速提高,最快的办法就是供水,而不是靠天吃饭。其次是施肥,我这里的肥,是改良过的,还会提高一些产量。这两样办法,是最能立竿见影的。“
“你还懂农事?你这施肥是如何改良?”
周怀民讪笑道:“这个是商业机密,恕不透漏,不过我这肥也没办法卖,目前村民自用还不够。”
“不能卖,你怎么挣钱?”
“这也是农会运作的一环,未必要环环挣钱,有些就是服务,但整体来说,只要有微薄的利润即可运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