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碗面条,
不到五分钟就进了肚,喝了一碗水,又吃了一个鸡蛋糕这才感觉到饱了。
刘青山不禁再次感慨,年轻真好啊。
能吃,能喝,还能干。
刘青松更能吃,他吃完一大碗面条后,又吃了三个鸡蛋糕这才擦嘴。
刘紫苏一手拿鸡蛋糕,一手拿麻花,吃口这个,再吃口那个,美的眼睛都笑弯了。
“大锅,你怎么买这么多好吃的呀?”
“让紫苏吃的啊。”
“二锅也吃了。”
“你二哥也能吃。”
刘紫苏嘻嘻笑了起来,“大锅,晚上吃啥饭呀?”
“你想吃啥?”
“额还想吃红烧肉,大锅你做的红烧肉实在忒好吃咧,香的舌头都光想吞进肚子里,咯咯咯咯~~”
想着昨天吃的红烧肉,刘紫苏就想流口水。
旁边的刘青松这时也点头,“大哥,咱买的不是有肉吗?要不晚上还吃红烧肉?天气热,肉不吃都坏咧。”
“行,那就还吃红烧肉。”刘青山爽快答应。
这时,刘紫苏看着米袋,一脸好奇的问:“大锅,这是啥呀?”
“这个啊,大米。”
“这就是大米?”
刘紫苏看着一颗颗白花花的大米,跃跃欲试,“大锅,额能摸摸吗?额听小花姐说大米饭可好吃咧!”
闻言,
刘青山顿时有些心酸,自家小妹都8岁了,还不知道什么是大米。
更没有吃过大米。
他们这里地处关中,气候干燥,土地缺水,都是种小麦以面食为主,农村人吃过大米的还真不多。
别说刘紫苏了,刘青松也没有吃过大米饭。
刘青松看着白花花的大米,问道:“大哥,大米饭好吃吗?”
“晚上吃大米饭,到时候你就知道好吃不好吃了。”
刘青山又笑着说道:“紫苏,大米可以摸,吃的时候还得用水先洗洗才能蒸。”
听到可以摸,
刘紫苏这才将小手伸进米袋,摸着一粒粒大米,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
吃过饭,
刘青山便喊上刘青松、刘紫苏,兄妹三人拿着烟叶、凉鞋、花布、10斤面、10斤大米,还有酒、麻花、鸡蛋糕等,朝爷爷刘树德家走去。
他买的东西都是一式两份,自家留一半,给爷爷家拿去一半。
至于大爸、二爸家则是没有的,
因为刘红苕、刘劲草他们都带回去几十块钱,而爷爷家并没有钱。
爷爷奶奶年纪大,让他们夜里上山抓知了猴不现实,刘青山这才想着贴补一些。
等以后有钱了,再多给他们些钱。
都在一个生产队,爷爷家也不远,绕过一道弯也就到了。
只有奶奶吴秀婷在家,看到他们兄妹仨来了,还带了这么多东西。
吴秀婷就很惊讶,“山娃子回来咧,哎呦!咋买这么多东西,买这么多东西作甚?来,快坐下。”
说着话,她便去拿糖罐。
三个粗瓷碗,一碗里面舀一勺白糖,然后倒多半碗凉水。
“喝吧。”
刘紫苏、刘青松就高兴的端起碗,咕咚咕咚大口喝着。
“山娃子,你也喝呀。”
“哎,谢谢奶奶。”
“都是一家人,有啥可谢的!”
刘青山喝了几口糖水,然后笑道:“奶奶,凉鞋你试试,看看合脚不合脚。烟叶和酒是给我爷买的,麻花、鸡蛋糕你们平时该吃就吃,等吃完了我再给你们买。哦对了,还有大米、白面也是,你们别不舍得。”
“唉……你这娃……”
看着这一大堆东西,
吴秀婷脸上不禁露出心疼之色,“这得花多少钱咧?!你还得上学,花钱的地方多着哩,以后可别买了!”
“没事奶奶,今天我们卖知了猴一共卖了366块,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啥?”
吴秀婷身子一颤,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道:“山娃子,你说卖了多少钱?366块???”
“奶奶,不是366块。”刘青松插话道。
吴秀婷松了口气,“哦,不是366啊……我就说不敢这么多……”
刘青松又嘿嘿笑道:“是366块6毛6!”
“……”
吴秀婷麻了。
……
从爷爷家出来,
刘青山兄妹仨就回了自家,刚到门口,就看到树下蹲着一个人,光着膀子,嘴里叼一个树叶。
“青山!你可回来咧!”
“跃进,你咋在这?”
刘青山笑着喊道,这是赵跃进,也是他的死党。
赵跃进家也在黑龙潭生产队,当年爷爷打仗负伤,就是在赵跃进爷爷赵黑牛家养的伤。
赵黑牛以前是本地的赤脚医生,会点医术。
在赵黑牛的照顾下,爷爷这才慢慢恢复过来,养好了伤。
因此,两家关系很近。
更值得一提的是,
在上辈子里,陪伴刘青山时间最长的人,就是赵跃进。
当年两人经常结伴去山上放羊,一放就是一天。
这会儿看到赵跃进,刘青山倍感亲切,立刻邀请道:“走,去窑里凉快凉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