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痕也打开平板电脑,调出李老之前做糖龙的视频。系统通过AI分析,标出了李老熬糖、塑形、点睛的关键步骤和参数。“李老,您看,这些数据其实就是您多年经验的总结。我们的系统不是要取代经验,而是要把经验变成可传承的标准,让更多人能学到您的技艺。”
李老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又看了看温如霜笔记本上的记录,沉默了很久。他拿起一块刚熬好的糖,熟练地捏出一个龙首,然后递给温如霜:“你们试试,按照系统的参数,能不能做出这个味道。”
温如霜和风痕按照系统提示的温度和时间,小心翼翼地熬糖、塑形。虽然做出来的龙首不如李老的精致,但也有模有样。李老尝了尝他们做的糖,点了点头:“味道还不错。看来,你们是真的懂糖艺。”他接过理论大纲,在上面签了字,“我支持你们,也会劝其他老艺人接受这个标准。”
有了李老的支持,标准制定工作进展得顺利多了。三个月后,《糖龙技艺等级认证标准》正式发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包含文化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两部分。
认证考试那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糖艺艺人齐聚一堂。理论考试现场,考生们认真答题,有的在论述“糖艺与民俗的关系”,有的在分析“不同流派糖龙的美学特征”。实操考核现场,风痕的数字评分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屏幕上不断刷新着考生的成绩和问题反馈。
温如霜在考场里来回走动,看着考生们熟练地熬糖、塑形,心里满是欣慰。有个年轻姑娘,之前因为没标准总做不好龙角,这次按照系统提示的参数,一次就成功了,她激动地对温如霜说:“温老师,谢谢您,我终于会做龙角了!”
考试结束后,李老和其他老艺人一起查看了评分报告。当看到系统对每个作品的评价都精准到位,甚至指出了一些他们没注意到的细节时,老艺人们都服了。“这个系统好啊,既公平又高效,还能帮我们发现问题。”一位老艺人感慨道。
风痕看着眼前的景象,对温如霜说:“你看,我们做到了。”
温如霜点点头,望向展厅里那尊“二龙戏珠”糖塑。现在,它的展签上不仅有了艺人的名字,还标注了对应的技艺等级。“这只是开始,”她轻声说,“我们还要把这个标准推广到更多地方,让糖艺这门老手艺,能在新时代传得更远、更久。”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那些刚做好的糖龙上。糖龙在余晖中泛着温暖的光,仿佛真的活了过来,正朝着远方飞去。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逸霄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