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强口中得知,这个食堂就是刚才在食堂和刘强打招呼那中年男子的父亲开的。
那中年男子名叫范小龙,他父亲名叫范卫国。范小龙爷爷建国前在部队当炊事员,因饭做得好,还立过功。建国后被调到京城国营饭店工作。后来范小龙父亲得了他爷爷的真传。后来他爷爷退休,范卫国接了他爷爷的班,继续在该国营饭店工作。八十年代末,该国营饭店转型私有化。范卫国就回了老家,在家里开了这个小食堂。
前几年范卫国中风成了半边瘫,于是就把小食堂传给了他儿子范小龙。范小龙也尽得范卫国的真传,做出的饭菜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他们家三代为厨,最擅长的是化腐朽为神奇。看着极为普通的食物到了他们手里都会变得格外美味。就连苦涩的野菜都能做成美味佳肴。
范小龙他们家主要经营的就是大锅菜。经营中午和晚上两顿。整个小食堂的布局是正屋一半作厨房,另一半作为大厅。大厅摆着十几张八仙桌。两边厢房被隔成一个个小包间。厨房门口设有自助取餐窗口。范小龙他们做好饭菜后放在自助取餐窗口,由顾客自取,他们是按人收费的。就像卖快餐一样。但他们的饭菜比快餐美味了不知多少倍,也贵了无数倍。
小食堂每天中午十一点和下午五点开始营业,下午两点后和晚上八点后就不再接待顾客了。
食堂没有服务员,一切都得自己动手。顾客到食堂后自取碗筷,自己打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吃多少打多少,不许浪费。无论是包间还是大厅,八仙桌上都放着一个暖水壶,一个茶罐。茶盅自己伏包间柜子里取,大厅则是直接把茶盅放在桌子上。要喝茶也是自己泡。食堂提供两种酒,都是他们自己酿的,一种是高度的高粱酒,一种是低度的米酒。在每个包间都有两个酒坛。大厅也有几个酒缸,要喝酒也是自取。吃完饭后还要自己收拾碗筷,放到指定的地方,酒碗和茶盅还得分开放。尽管如此,可每天来吃的人还是乐宜不绝。
张天一和李佳怡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做生意的,内心诧异不已。三人喝着茶,还别说,这茶还真别有一番风味,让人神清气爽。
一盏茶喝完,刘强对张天一二人道:“我们去看一下今天有什么好吃的菜。”说着带着张天一他们去了厨房。
刘强告诉张天一,虽然他们的菜叫大锅菜,其实他们单一品种菜,一次出锅不超过十人份。前面的卖得差不多了,后面才出第二锅。这样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菜的新鲜。
张天一他们去厨房打菜时,看到厨房大厅已经坐满了人。这也是为什么刘强他们三人要喝会儿茶的原因。因为去早了是要排队打饭菜。另外,在该食堂吃饭,不用担心打不到饭菜,只要来的时候在食堂登了记,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来打饭菜,厨房就会保证每一种饭菜齐全,以供顾客选择。
刘强带着张天一二人,打了四道菜,一道汤。三人用托盘端着回了他们的包间。还别说这几道菜虽是大锅菜,但色香味俱全,可以说张天一和李佳怡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菜。
刘强因要开车不能喝酒,但刘强还是给张天一打了一碗高粱酒,给李佳怡打了一小碗米酒。还别说高粱酒醇厚,米酒香甜,比外面卖的那些好酒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吃饭间,刘强要了张天一的卡号,准备给他转治疗他父亲的劳务费。就在这时范小龙端着一大盘菜推门进来。刘强看到范小龙进来。忙招呼道:“小龙来啦!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张大师,老爷子的病就是他治好的。这位女士是张大师的未婚妻。”说完又指着范小龙对张天一二人道:“这位就是这里的老板,范小龙。”范小龙把菜没桌上后,忙和张天一,李佳怡打起了招呼。
喜欢乡村道士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乡村道士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