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杜勇军

作品:乡村道士|作者:云中的重楼|分类:悬疑|更新:2025-05-21 01:01:57|字数:3124字

张天一回到中医馆时,黄有德已经帮他开了店门,正坐在那儿喝茶。

张天一赶忙上前招呼道:“黄老早”。

“还早,都十点了,你小子要这样开中医馆,早晚完蛋。我都后悔当初转让给你了”,黄有德有些生气道。

张天一笑着回道:“黄老莫生气,这不是没办法嘛,我本来就是道士,不可能不去处理一些风水灵异事件吧!还有师父那儿也确实差人,我不能不去帮忙啊!”

黄友德听了点点头道:“你小子就没想过,请个人帮你看店。你现在生意还可以,昨天我就帮你看了三十多号病人,还有几人坚持要等你看,我就帮你约到了今天下午。这样的生意还是可以请个帮手的。”

张天一回道:“我这两天也在想这个问题,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张天一停了一下,又面色怪异地看了一眼黄有德,一脸坏笑道:“要说合适人选吧!我看黄老您就合适,医术又高,还不用我操心住处……。”

“打住,我你就不要想了,我儿女是不会同意的。不然我也不会把诊所转让给你”不等张天一说完,黄有德就打断了他的话。黄有德想了一下又道:“我倒有个人选,就看你愿不愿意了。”

张天一听黄有德这么说非常高兴,忙道:“黄老说说看,如果行我这儿倒没问题,只是这住处不好解决。”

黄有德听后道:“他是我徒弟,名叫杜勇军,天生残疾,脚有点跛,今年四十岁。住处你就不用考虑了,他现在和他儿子住我楼上,租我的房子住。”

张天一听了哈哈笑道:“那就太好了,不过他既然是您徒弟,医术应该很好吧!为什么不自己开诊所。”

黄有德听了叹了口气道:“唉,要说起来就只能怪他命不好吧!”黄有德跟张天一谈起了他徒弟的经历。

大约二十四五年前,杜勇军初中毕业,本来是考上高中的,但因为家里穷,外加他还有一个健康的弟弟,父母自然更加在意弟弟,也就没让他读高中。后来经亲戚介绍,杜勇军拜入黄有德门下学习中医,那时他才十六岁。

拜入黄有德门下后,杜勇军展现出了超强的学习天赋。各种中医典籍,看几遍就记住了,师父黄有德只要稍为点拨,就能举一反三,短短四年就将黄有德的医术学了个七七八。更关键的是杜勇军还特别孝顺。从到黄有德家那天起,一有空就帮黄有德做家务,每天早上第一个起床帮黄有德煮好早饭,还帮师父,师娘洗衣服等。连黄有德的妻子都夸杜勇军人品好,孝顺,是个好孩子。

杜勇军出师后就回他们老家开了个诊所。那时还没有医师法,只要你会医术就可以开诊所。由于那个时候,农村人还比较多,杜勇军收费又低,所以生意还可以,后来也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七八年后,《医师法》实施,政府给他办了个《乡村医生资格证》,他的诊所也变成了“村卫生室”。但那个时候政府不但不向“村卫生室”拨款,还要“村卫生室”每年上交一千五百元钱给政府作为“挂牌费”。外加农村人口外流严重,杜勇军所在的村又特别偏僻,人口外流就更严重了。再加上老百姓又偏爱西医,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少。杜勇军的收入也就越来越少了。杜勇军坚持了几年后,实在养不起家了,只得放弃医术,外出务工了。那时候确实是中医最艰难的日子,黄有德如不是遇拆迁,也不一定能经营下去。

这一去就是十来年。前两年,国家颁布了《中医药法》。像黄有德这种一直在从事中医药工作,在当地又有较大声望的人,国家就给他们颁发了《确有专长中医师资格证》。而杜勇军在外务工,并没有一直从事中医药工作,因此失去了第一批获得《确有专长中医师资格证》的机会。虽然后面每年都有考取该证的机会,但没有人证明你确有专长,也没人推荐,自然考不了。他可没有张天一这样的背景,有市长兜底。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又身有残疾,杜勇军在外打工越来越艰难。去年他儿子考上了高中,就去中医馆不远的实验中学读书。他就开脆回家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打小工。由于身体残疾,连小工都不好找,工资也比别人低。休息时也经常来诊所看望黄有德,帮忙整理药材、抓药。黄有德看他医术并没忘记,可能在外打工时,也抽时间在学习医术,所以就把他推荐给了张天一。

喜欢乡村道士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乡村道士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乡村道士》,方便以后阅读乡村道士第104章 杜勇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乡村道士第104章 杜勇军并对乡村道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