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尸变

作品:华夏鬼故事合集|作者:卡卡特洛|分类:悬疑|更新:2025-05-20 21:47:52|字数:6008字

李建军跑在最前面,鞋底在青石板上打滑。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混着“咯咯”的笑声,像生锈的齿轮在磨。赵小慧被树根绊倒,膝盖磕出血,王大麻子拽起她就跑,骂道:“日你奶奶!那东西追上来了!”

回头看时,井口方向飘着团白影,离他们不过二十米。那东西四肢着地,像狗一样跑,穿件破破烂烂的白褂子,头发拖在地上,每跑一步,脖子就“咔嗒”转半圈,露出青白的脸——正是井里的白骨变的,眼窝黑洞洞的,嘴里咬着那枚锈铃铛,跑起来“叮当”响。

“往房子里躲!”陈老四看见路边有间土坯房,门虚掩着,赶紧推门进去。屋里堆满棺材,摞得有两人高,棺盖半开,露出里面的寿衣和纸钱。王大麻子骂道:“操他娘的,这是停尸房啊!”话没说完,追来的白影已经到了门口,爪子扒着门框,发出“吱嘎”声。

李建军抄起根扁担顶住门,陈老四看见墙角有张供桌,上面摆着半碗冷饭,饭里插着双筷子,旁边立着块灵牌,写着“陈门秀英之位”。他突然头痛欲裂,脑海里闪过画面: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在井边打水,身后有小孩喊“娘”,接着女人被什么拽进井里,水花四溅……

“咔嚓”一声,扁担断了。白影挤进门,爪子挥向赵小慧。陈老四本能地掏出那块碎布,往白影身上一扔。碎布刚碰到它,白影发出尖啸,身体像被火烧似的冒白烟,渐渐缩成井底的白骨,“哗啦”散在地上。

四人瘫坐在地,赵小慧盯着棺材堆,突然尖叫:“棺材里有人!”最近的一口棺材里,躺着具干尸,穿件枣红寿衣,脸上盖着黄纸,胸口放着个布包,正是门口老槐树上那个布娃娃的同款。王大麻子壮着胆子掀开黄纸,干尸的眼窝深陷,嘴角咧着,露出两排发黑的牙,像是在笑。

“日他大爷!”王大麻子手一抖,黄纸掉在干尸胸口,布包里突然滚出个东西——是颗骷髅头,头顶还粘着几缕头发,额头上刻着符咒。陈老四认出那是小孩的头骨,和井里的白骨差不多大小,突然想起攻略里说的,封门村有“阴婚”习俗,夭折的小孩会和死人配阴婚,用符咒镇在棺材里。

“赶紧走,这地方邪性!”李建军踢开地上的白骨,推门出去。天已经擦黑,村子里起了雾,能见度不到五米。四人沿着记忆中的路往村外走,拐了几个弯,又回到了广场,那口井像只独眼,冷冷盯着他们。

“鬼打墙了。”陈老四蹲在地上,捡起块石头画记号,“我爷爷说过,遇到鬼打墙,要往东边走,东边属木,能破阴局。”话没说完,雾里传来小孩的哭声,这次是两个声音,一男一女,交叠着,像在耳边哭。

王大麻子突然指着雾里:“操!有人!”只见三十米外站着个穿寿衣的女人,怀里抱着个布娃娃,慢慢朝他们走来。女人的脸煞白,嘴唇发紫,布娃娃的眼睛黑洞洞的,和村口那个一模一样。赵小慧认出她就是照片里封门村的“鬼新娘”,传说中难产而死的女人,死后被埋在村口,棺材头朝外,永世不得超生。

“别怕,”陈老四握紧碎布,“她怀里抱着的是镇墓娃娃,专门吸生人阳气——”话没说完,女人突然加速,怀里的娃娃张开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朝赵小慧扑过来。李建军挥起扁担打过去,却穿过女人的身体,扁担“当啷”落地。

陈老四瞅准时机,把碎布扔向娃娃。碎布碰到娃娃的瞬间,女人和娃娃同时消失,雾里传来一声叹息,像老妇人的声音:“陈家的种,终于回来了……”

四人累得瘫在地上,王大麻子摸出最后半瓶二锅头,灌了两口,递给陈老四:“老四,你说这村子咋老盯着咱们?难不成你祖上是这儿的?”陈老四没接酒,盯着自己的手——掌心不知何时多了道红印,像枚胎记,正是碎布上符咒的形状。

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临终前抓着他的手,说:“以后要是去北边山里,看见姓陈的祖坟,千万别碰……”当时他没在意,现在想来,爷爷说的应该就是封门村。陈家祖坟在广场西边,刚才路过时,他看见墓碑上刻着“陈长林之墓”,和爷爷的名字只差一个字。

夜里十点,四人又冷又饿,决定回到最初的房子里过夜。推门进去,篝火早灭了,屋里飘着股腐臭味。李建军刚要点火,王大麻子突然指着太师椅:“操!椅子上有人!”

太师椅上坐着个老人,穿件对襟蓝布衫,手里拿着旱烟袋,正对着他们笑。老人的脸很熟,陈老四突然想起,这是小时候在爷爷抽屉里见过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爷爷的父亲,也就是他的曾祖父,三十年前就去世了。

“小陈啊,”老人开口,声音像漏风的破风箱,“你爷爷让我给你带句话,把井里的铃铛拿走,不然你们都走不了。”陈老四浑身发冷,曾祖父的坟墓在老家祖坟,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正疑惑时,老人突然变了脸,皮肤迅速腐烂,露出底下的白骨,手里的旱烟袋变成条毒蛇,吐着信子扑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华夏鬼故事合集》,方便以后阅读华夏鬼故事合集第3章 尸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华夏鬼故事合集第3章 尸变并对华夏鬼故事合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