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家人在三姐这里相聚,大哥一家也都来了。
一张桌子还不够,整整坐了两桌人。
吃完饭,赵锦舒问大嫂:“俊杰周末也没回来?”
王小麦笑眯眯道:“学校的教授让他翻译什么资料,跑他教授家去了。”
赵锦舒赞道:“大二就能给老师翻译资料,看来俊杰在学校还是很受老师重视的。”
陆瑾台笑着说:“郑校长经常在我面前夸他,言辞间很欣赏他。”
说他一表人才,还能说会道,性格阳光,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的小心思。
赵锦舒诧异问:“郑校长知道俊杰?”
王小麦笑容满面说:“瑾台带他出去吃过饭。”
赵锦舒笑吟吟看着陆瑾台:“咱们陆教授也会给侄子介绍自己的人脉关系了?”
陆瑾台捏捏她的手:“那天他刚好在家,让他陪我一起出去吃饭,他自己也优秀。”
倘若他没能力,带他出去也没用。
赵锦舒点头:“说的也是,俊杰一直很努力,比他小叔还用功。”
赵锦城听到声音走过来:“四姐,你在说我吗?”
赵锦舒面不改色:“你听错了!”
赵锦城坐在她身边:“绝对没听错,你说俊杰比我用功。”
王小麦笑起来,“锦城原先考上县城高中,可没人帮他,全凭自己考的,在咱们那县城读高中还能考上QH,本身就很聪明,在学习上,锦城用三分力,俊杰得用五分六分的力才行。”
不得不承认,天赋好的孩子,学习确实更容易一些。
赵锦城笑声爽朗:“大嫂,你当着我的面夸夸我就行了,俊杰在家,你可千万不能这么说,免得他伤心。”
赵锦舒:“俊杰才不会伤心,他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才会那么努力。”
余淑英从卫生间出来,听到他们的话,看向小儿子说:“前两天隔壁张姐跟我说给你介绍个姑娘,咱们约个时间,过去相看相看,那姑娘刚刚大学毕业......”
赵锦城头疼:“娘,我还在读研呢,你不是说读书时就好好读书吗?”
余淑英:“可你现在也在工作,你房子也买了,二十五六的人了,该找媳妇了。”
赵锦城忙站起来:“吃太多了,去趟卫生间。”
余淑英瞪他,一说到相对象就溜,赵锦城呵呵笑着走出去,然后这一去,直接就没回来。
赵锦舒笑得不行,这事情在上辈子经常发生,锦城上辈子三十岁结的婚,还有几年呢,她娘还得催几年婚。
余淑英发愁,你说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找对象,也从没听他在学校谈过,身边也没女孩子,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
想到这,她更愁了,回去的路上,就把心里想法和闺女说了。
陆瑾台在旁边听后,说:“他没遇到喜欢的姑娘,遇到喜欢的自然就会结婚了,娘不用着急。”
余淑英哪能不急?她说:“读高中时,我担心他早恋,可人家心里只有学习,一点早恋的迹象都没有,大学我跟他说不要谈对象,毕业了再说,其实心里也想着,他要真谈了,我也不能阻止,毕竟都成年了,谁知道人家愣是不谈,大学毕业读研了还是不谈,一提到给他说对象就找借口跑走......”
陆瑾台忍不住笑了下:“我原先也被爸妈还有老师这样催过,娘,不用太过担心。”
余淑英看了看他,想到这个也是二十六七时和自家闺女结的婚,瞬时觉得找错了人说心里话。
回到家,看到在喂大虎的袁成,忍不住说:“袁成今年多大了?”
袁成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问,不过还是说:“余婶,我三十二岁了。”
余淑英倒吸一口气:“三十二岁了?”
“都三十二了?你还不赶紧和书白结婚?”
袁成摸摸脑门子,被她的话弄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我们不是......”
“不是啥啊不是?”
余淑英没好气道:“我一到羊城,就看到人家书白给你买吃的给你买衣服什么的,你说你一个大男人,做事怎么扭扭捏捏的,喜欢人家,就赶紧和人家结婚,书白条件好,你条件也不差,在京都也买了房子,越拖年龄越大,小心书白追急了不追了跑去和别人结婚,你后悔都晚了。”
陆瑾台看向袁成说:“接下来一段时间给你放假,放假期间把自己的人生大事解决了,不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就永久放假。”
袁成啊一声,余姐说:“啊什么啊,还不去买火车票,赶紧去羊城找书白,书白在羊城有房,你在京都有房,今后结婚,你们可以两头住,多好啊。”
两个孩子都是可怜人,袁成父母早逝,跟着哥嫂长大,退役回去,住的地方都没有。
书白打小被父母宠着,可谁知道出了意外,父母都走了,家也成了哥哥嫂嫂的家,两人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多好啊!
偏偏两人不着急,他们虽然不是他们的亲人,可大家相处这么久,早把他当家人了,怎么可能不为他的婚事着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