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蛙人首次联席(扩大)会议”的成功召开,以及“星火燎原”发展计划的公布,如同给刚刚起步的“蛙哈哈根据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引擎。
整个根据地都沉浸在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火热氛围之中。用李大魁的话来说,就是:“以前是盼着天黑早点收工,现在是盼着天亮早点开工!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基建,基建,还是TM的基建!
在林书记“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虽然沼泽里树很多,但能吃的树不多)”的先进理念指导下,“启明星一号基地”的建设全面铺开,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交通建设方面,王禁停这位新晋的“红星根据地交通规划与秩序维护部部长(临时)”,简直是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春”加“终极梦想”!
他带领着一支由红星民兵和蛙人“志愿者”(主要是那些已经熟练掌握“蛙人快乐三轮”骑行技巧的年轻蛙人)组成的“交通建设先锋队”,拿着林书记“审批”过的【迷雾沼泽深层区域及“星落之地”核心构造解析图(V2.0·蛙哈哈定制版)】,开始在基地周边和通往蛙人部落的几条主要路径上,进行“道路硬化”和“交通标识”的铺设。
所谓的“道路硬化”,就是将那些从“先行者”遗迹里扒拉出来的、相对平整的合金板材和石块,铺设在泥泞的沼泽地面上,形成简易的“红星一号公路”。虽然路面依旧坑坑洼洼,但比起之前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潭,已经好了太多!
而“交通标识”,则更是充满了王禁停的“个人特色”。比如,在一些急转弯的地方,他会立起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翻倒的“蛙人快乐三轮”和一个哭泣的蛙人头像,旁边写着“急弯!慢行!翻车无人管,亲人两行泪!”;在一些靠近危险魔物栖息地的路段,则会挂上一个骷髅头标志,下面写着“前方魔物出没,非战斗人员请在‘老司机’陪同下通行,否则后果自负,概不负责维修单车!”
他还创造性地发明了“荧光导航菇红绿灯”——用不同颜色的发光蘑菇(红色代表停止,绿色代表通行,黄色……暂时还没找到,先用“闪烁的白色蘑菇”代替“谨慎慢行”)来指示交通,虽然偶尔会因为蘑菇“心情不好”而集体罢工,但也算是为沼泽交通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王禁停也没忘了他的“老本行”——共享单车。在他的不懈努力(和林书记的“考公授权”暗示下),红星兵工厂(张大海负责)已经成功仿制出了一批更耐用、更适合沼泽地形的“泥沼征服者二代”和“蛙人快乐三轮PLUS版”(据说加装了储物筐和……一个可以放鱼竿的插槽?)。这些崭新的共享单车被投放到基地和蛙人部落的各个“P点”(推荐停放点),极大地提升了双方人员的通勤和物资运输效率。
一时间,“今天你扫码了吗?”成了“蛙哈哈根据地”最流行的问候语。
能源与工业建设方面,张大海和王铁柱这两位“技术泰斗”,在X-001这位“先行者退休老干部”时不时“漏”出来的一点“技术牙慧”和李明轩提供的海量(虽然大部分看不懂)“先行者”数据支持下,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们成功地利用“星尘之塔”外围一个相对完整的能量节点,搭建起了一个小型的【幽能转换与存储装置】。虽然输出功率还很低,仅够维持基地指挥部和几个关键实验室的照明和基础设备运转,但这无疑是红星根据地能源独立的“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张大海的兵工厂,也从最初只能生产弩箭和土制火药的“小作坊”,逐渐升级成了能初步加工“先行者”合金材料、维修K-8机器人(那些被“思想转化”的铁疙瘩现在是宝贝疙瘩)、甚至开始尝试仿制一些简单的“先行者”工具的“初级工业基地”。他最近正沉迷于研究如何将K-8机器人的能量核心小型化,以便给“红星牌”手电筒和……王禁停的凤凰牌自行车音响供能。
王铁柱大师则带领着他的“地质勘探与阵法研究小队”(成员主要是几个心灵手巧的蛙人和对阵法感兴趣的红星群众),开始对“星落之地”周边的矿产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勘探。他们不仅找到了几处新的【能量晶石矿脉】(虽然品级不高,但聊胜于无),还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些刻有古老符文的石板,似乎与“先行者”的某种防御阵法有关,让王铁柱如获至宝,天天抱着石板研究,嘴里念叨着什么“奇门遁甲”、“周天星斗”之类的。
民生与思想建设方面,苏晓月这位“红星大管家”,更是将她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在她的统筹下,“启明星一号基地”的生活区规划得井井有条。利用“先行者”遗留的建筑材料和蛙人部落提供的坚韧藤蔓,一排排坚固而舒适的“蛙景房”(带阳台,可晾晒鱼干和蘑菇)拔地而起。公共食堂、澡堂(虽然目前还只能用冷水)、以及……一个露天的“红星电影院”(用白色兽皮做幕布,李明行用缴获的投影装置播放一些经过“思想审批”的科教片和……林书记亲自配音的《红星思想学习动画片》)也相继建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