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国难财

作品: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作者:不如退而结网|分类:古言|更新:2025-05-20 00:18:09|字数:8016字

尔雅犹豫着要不要把张氏的事跟卫辞提一嘴,让他也防范些,就听到卫辞告诉她:

“娘,秦妙清最近暗中收购了一大批粮食要运到荆州去。

你说她好好的,为什么要收购粮食往荆州送呢?”

自从知道秦妙清来历古怪后,卫辞就找人暗中盯着秦妙清的一举一动。

他在京中人脉不算丰富,一时找不到能盯着秦妙清在内宅时的人选。

索性拜托自己的妻子出手,他的人则盯着秦妙清在外面的行为举止。

最近卫辞派去盯着秦妙清的人前来回话。

说秦妙清突然收购了很大一批粮食,似乎是想运往荆州。

卫辞没听说最近荆州出了什么事需要大量粮食,他觉得秦妙清这么做诡异的很。

尔雅因为张氏的事正心气不顺,闻言随口道:

“谁知道她怎么想的,总不能想发国难财吧!”

此言一出,两人都愣住了。

对啊,秦妙清怎么就不能是想发国难财呢。

若她真是重生者,那她就可能提前知道荆州接下来会发生某些灾难。

都说盛世珠宝,乱世黄金,但其实乱世最贵的是粮食!

秦妙清突然无缘无故要往荆州运送大批粮食,八成就是想借机发国难财!

卫辞前世在现代,国家对出现灾情时,想投机倒把想发国难财的商人打击的很严。

判刑坐牢的都不少见,所以在现代商人是不敢在灾区大肆炒粮价的。

以至于卫辞惯性思维,一开始都没想到这点。

现在尔雅这么一提醒,两人瞬间都觉得接下来荆州可能有什么天灾人祸要发生。

卫辞当即坐不住了,若是荆州接下来真如他们所猜测,有一场大灾难要发生。

那他自然要提前做点什么,就是不知荆州会发生什么天灾人祸。

卫辞只能先派人去荆州走一趟,有些事光猜测可不行,唯有实地考察才能确定真相。

卫辞先找了一家刚从荆州回来的镖局打听情况。

镖局的人都说荆州并无什么异常,既没有发洪水,也没有干旱。

荆州那地方又不靠海,不会有海啸,难不成是地震?卫辞各种猜测。

还没等他想出什么头绪,何家突然传来消息,何琇莹的奶奶何太夫人过世了。

接到这个消息尔雅有些惊讶,她听王夫人说过,何太夫人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病秧子。

甚至有大夫还断言过她活不过三十岁。

她也的确三天两头的传来生病卧床或者病危的消息,但那么多年她都没真的死。

几次何家人都被大夫提醒备后事吧,她的硬熬了过来。

这次突然无声无息的去世了,还真让人诧异。

何家是卫家的亲家,尔雅接到消息惊讶过后,立刻换了素衣,去掉首饰,前去何家吊丧。

卫辞作为何太夫人的孙女婿更是在何家忙碌了好几天。

等何太夫人的丧事过后,何琇莹几经犹豫,还是向卫辞和尔雅提出想为祖母守孝一年。

何琇莹从小在何太夫人膝下长大,与祖母感情极深。

这次祖母骤然过世,她十分难过,也有些不能接受。

何太夫人去世的太过突然,何琇莹没有见她最后一面更是心中有愧。

所以想为祖母守孝一年,作为嫁出去的女儿,其实没有为祖母守孝的规矩。

但何琇莹就是想用这种方法再为祖母做点什么。

古人守孝是很认真的,守孝要穿素衣,不能佩戴首饰,不能吃荤,也不能有娱乐活动。

最重要的是要忌房事,还要减少社交。

何琇莹嫁到卫家就是卫家的媳妇,按理来说她应该尽快为卫家添丁进喜,帮卫辞做好夫人社交。

现在她要守孝,那自然要与卫辞分房,也不能出门。

何琇莹提出这个要求后有些忐忑,她也知道她的要求有些过分了。

说完后她就有些后悔,她嫁进来后婆婆一直很好说话,也从来没为难过她,处处照拂她。

现在自己却提出要守孝,她如今已经嫁到卫家,是卫家人。

她要守孝,卫家可没死人,婆婆会不会十分生气,甚至觉得晦气,何琇莹心中忐忑极了。

恰恰相反,尔雅倒没觉得有啥晦气,她反而觉得这主意不错。

何琇莹比卫辞小两岁多,卫辞今年才到弱冠之年,何琇莹还不满十八。

尔雅一直觉得何琇莹年纪有点太小了。

但古人成婚早,何琇莹十七岁嫁人,在大家眼里是十分正常的。

尔雅总是担忧她和卫辞小夫妻,会早早有了孩子。

母亲身体发育不成熟就孕育子嗣,是很容易难产的。

尔雅有心提醒两人不要太急着要孩子,又没想好要怎么说。

现在何琇莹想给祖母守孝,那也正合她意,可以晚点要孩子。

而且她也不觉得外嫁女给祖母守孝有什么说不过去的。

她在现代时遇到过几个女同事,小时候是被奶奶或外婆带大的,跟奶奶外婆感情极好。

奶奶或外婆过世,她们也会下意识守孝,一年内不婚娶,不生孩子,不过喜庆的节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方便以后阅读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第172章 国难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第172章 国难财并对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