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木匠也没闲着,他每天兴致勃勃到街上各大木雕店闲逛。
看到人家好的作品就回来复刻,复刻完了自己摸索着找人卖。
有时候一个月都完不成一件作品,修修改改,挣得钱还不够浪费的木料。
两个老人都不闲着,尔雅和卫岳更是忙的团团转。
卫岳要隔三差五去巡视铺子和京郊的胭脂厂。
尔雅每天画设计图画的头都大了,还要跟王夫人一起开新店。
何琇莹嫁过来之前想的什么婆婆刁难,公公粗鲁的画面完全没出现。
一家人各忙各的,压根没时间找她的茬,她在家中倒显得最清闲。
更不要说她还有两个陪嫁丫鬟,和奶嬷嬷一家伺候她。
一开始何琇莹看到婆婆公公身边都没人伺候,也想过把丫鬟打发到陪嫁庄子上去。
但尔雅拒绝了,让她把两个丫鬟都留了下来。
毕竟人家本来就是双手不沾阳春水的大家小姐。
没理由嫁到她们家,因为她们的习惯就强迫人家跟着一起吃苦受罪。
何琇莹有两个陪嫁丫鬟和奶嬷嬷伺候,那是人家父母给的资本。
所以尔雅强势让何琇莹把丫鬟留下。
再说了何琇莹的两个丫鬟也不是吃白饭的,她们一个帮何琇莹打理陪嫁产业。
一个管着何琇莹的首饰衣裳,还要每天给她梳头装扮。
至于奶嬷嬷,那是郭夫人给何琇莹备的军师,就怕她在卫家受委屈,好给她支招。
且奶嬷嬷十分懂礼仪人情来往,是个管家的高手。
就连奶嬷嬷的丈夫都管着何琇莹陪嫁庄子和田产。
把她们都赶走了,何琇莹生活都不方便。
尔雅了解到这些专业人才的能力后,直接把管家的事交给了何琇莹。
她手下既然有专业人才,不用白不用。
而且人情往来,尔雅的确不是很擅长。
如今卫辞入了官场,逢年过节送礼的门道,无论是何琇莹还是何嬷嬷,都比她擅长些。
何琇莹接到尔雅给的管家权也十分惊喜,没想到婆婆这么信任自己。
管家权说交就交了,这下连一直准备着战斗的何嬷嬷都忍不住偃旗息鼓。
她一手的宅斗功夫是用不上了,好在她还有管家的本领。
拿到卫家的账本何琇莹十分惊讶,没嫁进来之前,她一直好奇,都说卫家农家出身。
但卫辞一高中状元,就能在京中买宅子已经让很多人侧目。
大家都以为京中这套宅子一定挖空了卫家的家底。
后来尔雅第一次见她就送了她一只十分昂贵的镯子,已经让娘亲很惊讶。
再后来卫家到何家下聘,满目琳琅的聘礼,粗略一算竟然值五六千两银子,更是让娘亲震惊。
何琇莹与郭夫人都不明白,卫家到底哪来的这么厚的家底。
如今有了账本何琇莹才终于清楚,原来婆婆有这么多挣钱的铺子。
青州的云衣阁,尔雅虽然只有一半股权,但每个月也能分到近千两,一年能挣上万两银子。
花容阁做胭脂水粉,没有绸缎生意挣钱,但整个花容阁都是尔雅的。
而且花容阁在青州生意极好,几乎到了一家独大的地步,每个月也能挣近千两。
有这两家店,尔雅每年都能挣两万多两。
也就是她开店时间不久,卫家有了钱又在频繁的买地,置办宅子,如今又是卫辞成婚,又在京城开新店,所以花的七七八八。
否则如今账上的信息定比现在能多出十倍。
何琇莹翻看着之前的账本,对婆婆有多能挣钱有了新的概念。
合着他们全家现在都靠婆婆养着。
何琇莹现在觉得,就让你婆婆事多每天给她立规矩,自己也挑不出毛病了,毕竟这是真的衣食父母。
尔雅把官家账本交给何琇莹后,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她拿出家中最后一笔钱,在秦妙清提过的长隆街买了两家店铺。
如今长隆街并不是京中多显眼的街道,店铺也算不上特别贵。
只觉告诉尔雅,秦妙清绝不是无缘无故提起这条街道。
买来的两个店铺,一个尔雅决定和王夫人合作做生意,一个暂时没用就先租出去。
京中的花容阁与云衣阁都开了起来,因为是新店,一开始生意算不上多好,于是尔雅决定搞营销,打开名气。
一开始花容阁之所以能那么快在青州打开市场,一是因为背靠云衣阁,借了云衣阁的名气。
二是产品好,快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三则是花容阁刚开业的时候,不乏有人找事,尔雅完美解决,并顺势让人看到了花容阁的产品的确强悍。
尔雅准备人为制造一场戏,让客户看到花容阁的产品。
她在家中的饭桌上提出了她的构想,卫辞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意思。
当即对尔雅道:
“娘,演员我给你找。”
卫岳一时没反应过来演员是什么意思,下意识问道:
“演员是什么?”
何琇莹见公爹也没明白丈夫的话,当即一脸好奇的看向卫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