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十字街口,刑场高台。
寒风呼啸,镇魂幡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刽子手慕容浩一身玄衣,手捧九环鬼头刀,端坐在行刑台一侧桃木交椅上。
死囚已经被五花大绑按跪在行刑台,脑袋被压贴在半人高的木桩子上。
台下围观的人却冲着慕容浩指指点点:“这刽子手听说是端王府的世子?”
“没错,国师说了,他是大燕国灾星,必须当刽子手,杀人冲煞,才能化解。”
“啧啧,看着人模狗样的,却是个灾星,呸呸,真晦气。”
听着台下对他的鄙视,慕容浩自能暗自叹息。
他父亲是大燕国皇帝唯一的同胞弟弟,封瑞王。他也就成为王府世子。半年前,国师夜观天象后认定他是大燕国灾星,必须充当衙门刽子手冲煞,否则会危及大燕国江山社稷。
于是,堂堂世子,就成了卑贱的刽子手。
这时,人群中有个女子的声音响起:“你们别这么说,他是世子,却不得不干刽子手的勾当,心里已经很难过了,你们还这样说他,这不是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吗?还有积点口德吧!”
那些人这才没再议论,不过望向慕容浩的眼神依旧满是鄙夷。
慕容浩感激地望向那女子,只见身形婀娜,粗麻围裙勒出窄细的腰线,粗布衫领口磨得泛白,锁骨位置用茜草汁绣了朵歪斜的山茶。
发髻用半截牛筋草胡乱扎着,几绺碎发粘在汗津津的颈侧,发丝间还沾着星点羊脂,倒衬得耳垂上那粒朱砂痣愈发鲜亮。
最惹眼的是那对眉毛,不似闺阁女子描画的柳叶弯,反倒像两把斜插的牛耳尖刀,眉峰处有道寸许长的浅淡旧疤,将右眉断成阴阳两截。
当她抬眼盯人时,瞳仁黑得发青,仿佛瞳孔深处藏着出鞘的剔骨刀。
她发觉慕容浩在看她,便投来了善意的一笑。慕容浩冲她微微点头,随后收回了目光,瞧向了死囚。
望着这死囚,他心中涌起同病相怜的感觉。
因为这死囚名叫龙云戟,原本是威风八面的帝国上将军,战功赫赫,被誉为大燕国“战神”,却因通敌谋反,被皇帝御批斩立决,家人流放边塞充军。
慕容浩想,看在大家都是倒霉蛋的份上,等一会自己下手利索点,给他一个痛快。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响起。一队侍卫护卫着一个锦袍男子朝着刑场疾驰而来。
慕容浩看清了那男子,心头一沉,眼神也变得凌厉起来。
此人是皇帝的三儿子,名叫慕容鹏,封晋王。是他们瑞王府的死对头。
由于太子一年前病故,三皇子和二皇子争夺太子位,在朝中拉帮结伙斗得很凶。慕容浩的父亲瑞王支持二皇子,因而他们端王府就成了三皇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没少找各种理由整他。
此外,三皇子还觊觎慕容浩的未婚妻,他的远房表妹白婉霜。因此就更有理由对付他慕容浩了。
这时候他突然来到刑场,只怕是没什么好事。
三皇子一行人已经到了行刑台下。他翻身下马,在大内侍卫簇拥下,踩着暗红色青石阶走上行刑台。
只见他身穿织金蟒纹玄色黄袍,紫貂披风。头上玉冠镶着衔珠狻猊兽,指尖缠绕着九旒赤缨。腰间那枚血玉髓雕的盘蟒佩随着步伐晃动。
监斩官慌忙疾步上前,躬身施礼:“下官拜见晋王爷。”
三皇子却不理睬,只是漫不经心扯开麒麟护腕,露出腕间缠着的迦南香佛珠,轻轻捻动着,鹰隼般的眸子盯着慕容浩,带着毫不掩饰的残忍,阴恻恻一笑,这才对监斩官说道:
“皇帝有旨,尔等跪下接旨吧。”
监斩官忙撩衣袍跪下,可慕容浩却没有跪。
三皇子浓眉微蹙,冷冷的声音对他说道:“慕容浩,你耳朵聋了?跪下接旨,——难道你想抗旨不成?”
慕容浩暗自吃了一惊,皇帝给自己这个刑场刽子手下旨,只怕不会是什么好事,于是将九环鬼头刀交给身边小厮,也跟着跪下。
三皇子对跟着的一个老太监说道:“宣旨吧!”
“是。”
老太监忙将怀里捧着的一份明黄色卷轴展开,摇头晃脑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逆臣龙云戟,叛国负恩,罪盈九庙。今敕枭首极刑,特谕刽手慕容浩:
行刑凡九百九十九刃,皆取颈项三寸之地,误中肩胛者,削其不计;偏及腮颌者,刓之重斫。每刃必逾三寸。刃浅不足者不计。
若刽手行刑未足钦定刃数而囚毙,即以己身补足缺刃,剜肉代刑。
钦此。”
听罢圣旨,慕容浩顿时感觉一柄屠刀悬在自己头顶。
圣旨要求必须砍九百九十九刀,要最后一刀才能毙命,而且只能砍脖子,还要求每一刀的深度不少于三寸。
这是根本完不成的任务,因为人的脖颈只有那么一点大,而且太脆弱,满是大小血管,按照每刀不少于三寸的要求,就算再小心,十几刀下去就会伤到大血管,会流血不止而死。几十刀下去恐怕脖子都要断了,何况还是砍九百九十九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