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沈如意一如往常,大多时候宅在家里,每到豆芽长成时便挑着担子出去卖,只是卖完后不会多囤生活用品与食材了,最多买个三天的量。
这天也不例外,有了香茅草,她准备做个香茅草捆东坡肉。
东坡肉有很多做法,用稻草或是蔺草捆扎后做成的东坡肉风味又不一样,进到市集,卖猪肉的摊子只有一个,而且摊前几乎没人。
卖肉老板一脸沮丧,看到沈如意停到摊子前,双眼一亮,终于来客人了,身子前倾,咧嘴就笑,一副恨不得把心捧到人跟前的架势,吓得要挑肉的沈如意迅速往后一仰。
二人都被对方的动作吓得愣住了。
老板:……人不会被我吓走了吧?
沈如意:……这老板想干嘛?她迅速朝周围看看,要是没人,一掌早就劈过去了,估计现在已经倒地了。
还是猪肉老板先回神,赶紧收回热情的嘴脸,尴尬的笑笑,“小娘子要买什么肉?”他指着一块肥肉相间的猪肉说道:“这块顶顶好,小娘子要不要?”
沈如意直起身,看向老板指的那块肉,是一块上好的五花腩肉,正是做东坡肉的最好部分,肥瘦相间,层次分明,这样的肉做好后,必定油而不腻,入口即化。
她点头说道:“帮称一下。”
“好咧!”
老板高兴的很,连忙用稻草捆起肉,用手掂了一下,“一斤二两,小娘子给二十文。”
沈如意从箩筐里数出二十文递给了老板,顺手接过五花腩肉,她又淘了淘,买了农人自腌的大酱、点的卤水,称了些早春的嫩香蒲。
东西买的差不多了,沈如意便挑着担子回家。
二月中旬,南越之地,天气逐渐回暖,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温暖的光线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镇外田野间,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展现出勃勃生机。
远处山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层层叠叠的绿色与蓝天相映成趣。小溪潺潺流淌,清澈见底,偶尔有几只小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整个南越大地在这温暖的阳光下,焕发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浮桥镇并不大,纵横交错,也不过三四条巷子,可能是天气转暖,出来逛街的人不少,小镇上人荷包里可能没多少钱,可是花上几文享受一下美食还是可以的。
沈如意目光无意撇到一条巷子,余光里,有人挣扎,好像被捂着嘴,惊恐的双眼一直盯着他,蹬着双腿,似是向人求救。
流浪多年,沈如意的心没有麻木,她赶紧转头朝那巷子看过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少年竟是自己认识的折梅男孩。
沈如意连忙转身追进巷子。
小小镇子,巷子并不深,等到巷子尽头,竟是一条河道,折梅少年被扛到了带篷木船上,站在船上接应的男子拿着竹篙一点岸边。
小船哗一下就离岸八尺远。
沈如意甩了担子上的箩筐,回头几步,然后转身助跑,通过扁担点着岸边,像跳高运动员一样,借着扁担的力量纵身一跃跳上了小船。
船上三个汉子直接被干傻了,这丑女……
等醒过神时,他们已经被沈如意挥了一扁担,纷纷落水,二月的河水冷的他们直打哆嗦。
沈如意赶紧扶起被摔在船舱的少年,“你叫什么?”买过他几回东西,但不知道他叫什么?
真是眨眼之间,丑姑娘如天神降临一般把阿秋救了,劫后逢生,他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了:“我……我……叫……”
沈如意一边听他回答,一边朝河道内看,那三个身强力壮的男子纷纷朝船舷扒,眼看就要爬上船,她伸手拽起少年,没有竹篙,用自己的扁担一边够岸边,一边大喊,“抓人贩子……抓人贩子……”
沿河商铺与老百姓们纷纷围到码头,看向河内被打下水的三个男子,两个二十出头,一个三十左右的样子,他们正在撑手扒上船,见码头一瞬间围了很多人,他们也不扒船了,纷纷朝人少的岸边逃去。
半刻钟后,沈如意与阿秋到了岸上,浮桥镇亭长带着巡差过来调查情况,进衙门立案,一搞就是半天。
等沈如意带着阿秋回到租院时,都快下午一点了。
二人饿的饥肠辘辘。
幸好,沈如意仍旧喜欢囤食材,特别是一些简单易食的,比如做多的手擀面晒成干存放,或是炒米磨成粉,用开水一泡就能吃。
一个人过日子,愿意消磨时光时,就上手制作一道美食,能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可如果就想窝在被子里看闲书,那中午或是晚上,就简单的下个面条,或是熬个小米粥,冲泡个米粉啥的,反正怎么简单省事怎么来。
一刻钟吧,两大碗鸡蛋肉丝菘菜面就好了,摆在小桌上,沈如意一人拿了一双筷子,“吃吧。”
阿秋显然不好意思,没动。
沈如意刚要低头吃面,见对面没动,抬眼,“阿秋,吃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