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九鼎迷踪(春秋战国)
第四十二章 楚帛招魂
子奚蹲在长沙郊外的盗洞旁,手指捻着块湿漉漉的帛片。晨雾裹着湘江的鱼腥味,把刚挖出来的盗土染得发霉。两个土夫子瘫在边上喘粗气,裤腿沾着蓝莹莹的铜锈,跟都江堰石人脚趾缝里的颜色一个样。
"这鬼帛书见光就烂!"刀疤脸用衣角擦洛阳铲,铲头黏着的黑泥里混着鳞片状物质。子奚眯眼细看,那鳞纹走向竟与骊山兵俑体内的青铜脉纹如出一辙。另一个独眼龙突然抽搐,怀里抱着的陶罐摔出裂缝,渗出带着松脂香的黑油——正是徐福船队人鱼膏的气味。
墓道里突然传出惨叫。子奚抄起铲子冲进去,靴底踩碎的陶片在火把下泛着青光。三个土夫子正被帛书缠成茧,素白的绢帛遇血显形,勾勒出相柳的九头蛇轮廓。刀疤脸吓得尿了裤子,尿渍在墓砖上蚀出个残缺的归墟符。
"都别碰陪葬品!"子奚的锁链绞住半空中的帛书,链环与绢帛摩擦迸出火星。燃烧的帛片突然显形"太一巡游图",图中应龙盘踞的位置正缺了块,边缘焦痕与咸阳焚书台的灰烬成分一致。
独眼龙突然暴起,独眼里钻出青铜蛇信子:"归墟之门要开了!"他撕开衣襟,胸口嵌着的青铜镜映出子奚背后的墓壁——那里本应绘着巡游图的位置,此刻正浮出三百个叩拜的徐福虚影。
子奚踹翻独眼龙,青铜镜摔碎在地。镜片中的徐福突然转头微笑,手中托着的正是泗水沉鼎里的卦盘。墓顶突然渗下黑雨,淋在帛书上显形韩非《五蠹》残篇,每个篆字缝隙都长出了青铜菌丝。
"快看主墓室!"刀疤脸指着突然洞开的石门。子奚摸到门环上的铜绿,指腹传来刺痛——那根本不是铜锈,而是干涸的都江堰蛟龙血!门内飘出股熟悉的腥气,跟他掌心符纹发作时的味道一模一样。
九盏人鱼膏灯突然自燃,火光中浮出完整的太一巡游图。图中应龙盘踞处立着尊青铜鼎,鼎耳纹路竟与吕不韦牛车印完全重合。子奚的锁链刚触到壁画,相柳的蛇头就从鼎口钻出,獠牙上刻着骊山地宫暗道图。
"守史人...你终于来了..."沙哑的女声从棺椁传来。子奚转身看见墨家女子倚着石棺,左脸爬满青铜脉纹,腕间的玉琮只剩半截。她指尖滴落的黑血在棺盖上蚀出归墟星图,星位缺口正对应泗水卦盘。
突然整个墓室震颤,太一巡游图上的应龙开始游动。女子扯开衣襟,心口处的青铜齿轮正疯狂旋转:"徐福在都江堰...留了..."话未说完,齿轮突然炸裂,飞出的碎片在墙面烙出都江堰分水鱼嘴的构造图。
子奚接住她瘫软的身躯,摸到后背新添的伤口——那分明是三星堆青铜枝桠造成的贯穿伤!棺椁突然滑开,露出底下奔涌的暗河。河面浮着具玉殓尸,尸身手中握着的正是泗水失踪的那半块玉璧。
"小心!"女子用最后的力气推开子奚。青铜鼎突然倾倒,鼎内黑油泼在巡游图上,相柳九头蛇破壁而出。刀疤脸被蛇尾扫中,撞在墓壁上显形郑国渠全图,暗渠标记处正渗出徐福炼丹的朱砂。
子奚的锁链绞住蛇头,链环刮落的青铜鳞片在空中拼出卦象。墨家女子突然跃入暗河,石化前将玉琮碎片抛给他:"去都江堰..."话音未落就被漩涡吞噬,水面浮出三百个刻着"廿六年"的青铜钱。
### 第四十二章 楚帛招魂(下)
子奚攥着玉琮碎片跃出盗洞,身后墓道传来连环崩塌的闷响。刀疤脸的尸体卡在裂缝里,手中攥着的帛片显形太一巡游图缺失的部分——应龙眼中嵌着的,正是他在骊山见过的青铜卦盘!
湘江突然倒灌,子奚踩着浮木望向对岸。暴雨中,十二艘官船正在打捞什么,船头站着的官吏头戴三星堆神树状冠饰。他潜水靠近,摸到船底附着的藤壶——每个贝壳内壁都刻着徐福船队的龙骨编号。
"又捞到片帛书!"船上的欢呼声刺破雨幕。子奚看见士卒展开的帛卷遇水显形,正是太一巡游图的应龙部分。那官吏突然撕下人皮面具,露出共工玄女爬满青铜鳞片的脸:"守史人,来认认故人的笔迹?"
子奚的锁链绞住船帆,借力跃上甲板。共工玄女甩出青铜鳞片,鳞片缝隙长出的菌丝缠住他脚踝。帛书突然自燃,灰烬中浮出相柳虚影,每个蛇头都叼着块玉璧残片。子奚挥链击碎虚影,链环刮到船桅显形韩非狱中刻的星图。
"徐福把应龙封印在都江堰..."共工玄女的声音混着青铜鳞片摩擦声,"就为今日重开归墟!"她掀开舱板,底下沉着的正是泗水失踪的青铜鼎。鼎耳纹路与官船吃水线处的腐蚀痕迹完美契合。
子奚踹翻铜鼎,鼎内泼出的黑油在空中凝成卦象。共工玄女突然惨叫,胸口的青铜镜映出都江堰鱼嘴处的场景——三百工匠正把刻着《五蠹》的青铜桩打入江心。子奚的锁链绞住她脖颈,触到的却是冰凉的青铜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