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
太极玄光映九霄,天坛云涌阵图摇。
截教修罗施毒计,明皇祭典动天谣。
阴阳二气凝神甲,梵道千军护圣朝。
莫道人间无妙术,民心一炷可通霄。
且说自塞北妖氛尽散、万仙阵图成尘之后,人间暂得十年太平。却道那截教余孽与修罗族贼心不死,暗中勾连鬼族阎罗族,于幽冥血海深处祭炼 "血煞太极图",欲借人间帝王祭天之时,以天坛为阵眼,绞杀护世龙脉。这一日,正值大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孟春,朱棣天子亲率文武,往天坛行祈谷大典,孰料一场天翻地覆的劫数,正自云端翻涌而来。
第一折 祭天台上异象生 太极图中鬼气腾
天坛之上,三层圜丘白玉为栏,二十八宿浮雕环列,正中央 "皇天上帝" 神位前,三牲玉帛罗列,檀香漫卷如白龙盘柱。朱棣身着十二章衮服,手持玉笏,正要行三跪九叩大礼,忽闻东北方乌云骤起,竟似万马奔腾之声。但见天坛地面青砖所刻太极纹路,陡然泛起血光,阴阳鱼眼处竟显修罗族 "血河印记",两条游龙纹路化作鬼火青磷,顺着栏柱攀援而上。
"陛下!" 随驾的太常寺卿陈瑄惊呼,"太极阵逆生血色,此乃妖邪侵阵之兆!" 话未说完,便见天坛西侧棂星门轰然炸裂,鬼族 "九幽鬼哭幡" 卷着骷髅阴风扑入,幡上十万鬼面齐张,直往神位前的 "护世香火" 扑去。更有截教 "地水火风" 四象旗分镇四门,将天坛困成绝地,旗角所缠靖难战旗残片,正吸扯着朱棣身上的 "天子气"。
第二折 玄坛仙师临凡界 妖阵核心露狰狞
千钧一发之际,南天门金光闪现,阐教黄龙真人脚踏宝剑而来,手中 "五云裘" 展开,竟将鬼哭幡的阴风吹得倒卷。"陛下速退!" 黄龙真人急呼,"此乃截教与修罗族合创的 ' 血煞太极阵 ',借天坛阴阳二气为引,欲炼就 ' 灭世祭坛 '!" 话音未落,阵图中央太极眼处,修罗族族长阿修罗王踏血河浮现,手中血河神剑挑动阵图,竟将天坛祈年殿顶的 "昊天金顶" 吸得歪斜。
朱棣虽为天子,却曾经历靖难之役,当下沉声道:"仙长且说破阵之法,朕身为万乘之尊,岂敢退避?" 黄龙真人见其目若朗星,心下暗赞,便道:"此阵需以 ' 纯阳正气 ' 冲开阴鱼眼,更需西方佛力镇守阳鱼眼,二者缺一不可。可速遣人请西域高僧,贫僧先护持祭台,不让妖邪玷污神位!"
第三折 焚香祈告通天地 万民心念聚云衢
朱棣当即肃整衣冠,跪于神位之前,取出御笔亲书的《祈天诰文》,朗声道:"维大明永乐十九年,皇帝臣棣,敢昭告于昊天上帝:自承大统以来,兢兢守成,未尝敢一日懈怠。今妖邪犯境,欲毁社稷,伏望皇天垂怜,赐下神勇,护我黎民,保我江山......" 言罢以指血滴入香炉,那香火竟化作赤龙,直往太极阵阴鱼眼冲去。
与此同时,应天城内百姓感应到帝王危局,家家户户燃起 "靖难香",面向天坛方向叩拜。《永乐大典》"民祈篇" 书页自动翻开,千万道百姓念力化作金纱,自城中飘向天坛,在阵图外结成 "万民同心网"。鬼族阎罗王见状,挥动 "生死簿" 欲勾魂夺魄,却见每道念力上都刻着 "护君保国 " 等字,竟如钢铁般难以侵蚀。
第四折 佛道同辉破凶阵 天人共愤斩妖邪
西方极乐世界,如来佛祖早感知东土异变,命文殊、普贤二菩萨各率金刚力士驰援。文殊菩萨骑青狮踏破阵图阳鱼眼,手中智慧剑斩落截教 "地烈阵" 旗;普贤菩萨白象足踏血河,六牙化六刃,将修罗族 "血河锁魂链" 绞成碎片。阐教这边,广成子祭起番天印砸向四象旗,赤精子的阴阳镜照亮九幽鬼域,逼得鬼族不得不退。
阿修罗王见势不妙,欲与天坛同归于尽,血河神剑化作万点血珠,竟要融入太极阵图。朱棣忽觉手中玉笏发热,但见笏板上 "正大光明" 四字显现金光,正是当年道衍和尚以《大典》真意所刻的护世纹。他猛然站起,将玉笏往阵图中心一掷,喝道:"朕非独为一姓祭天,乃为天下百姓祈命!"
尾折 云开雾散见青天 勒石垂名护世篇
玉笏所落之处,百姓念力与天子气交融,竟在太极图中显化出 "永乐大钟" 虚影,钟声轰鸣间,四象旗崩、血河断、鬼幡碎。多宝道人所祭多宝塔被观音菩萨玉净瓶收走,修罗族残部逃回幽冥血海,鬼族阎罗族也狼狈退往九幽。黄龙真人抚掌叹道:"陛下可知,方才破阵者非仙佛之力,乃天下民心与帝王赤诚耳!"
战后,天坛修缮一新,朱棣命人在祈年殿后勒石为记,上刻 "祭天非求一己安,为民请命心方虔",字里行间嵌入百姓供奉的扫帚、刻刀等物,正是 "万民护世" 的印证。截教通天教主在碧游宫得知此事,对金灵圣母叹道:"吾等苦研阵图,却不知人间最坚不可摧之阵,乃帝王与百姓同心所结。" 修罗族圣女见血河祭坛上再难凝聚妖力,方知当民心与天威共振,纵是血海也难掀波澜。
自此之后,天坛祭天成为护世象征,每逢妖邪异动,百姓皆望天坛而拜,那太极纹路中再无血色,唯有祥云缭绕。后人观此景,方悟《封神榜后传》所记:"护世非凭仙阵妙,民心一炷抵千军。" 正是:
太极阵中血雾浓,君王祭典显英雄。
民心聚处妖邪散,留得清名万代崇。
喜欢黑衣沙门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黑衣沙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