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昆仑觅魂:天风海雨入词章》

作品:云麓词心录:白云着|作者:zym白云|分类:游戏|更新:2025-05-24 07:45:18|字数:5718字

“你看这昆仑。”明远指着漫天星斗,“它是万山之祖,亦是文化之根。《赋》中‘河源信仰’‘白玉崇拜’,哪一样不是刻在华夏血脉里的基因?”煜明点头,忽觉指尖发痒,取过狼毫在锦缎空白处补写:“词心者,非风月小技,是‘弥纶八荒’的胸怀,是‘守护河源’的担当。”

五·别绪:一声羌笛送孤鸿

破晓时分,明远指着东南方:“那道雪线后,便是西王母瑶池。可惜公务在身,不能陪你尽览。”煜明从颈间摘下玉髓佩,系在明远腰间:“此去河西,望兄台如昆仑之石,任尔风刀霜剑,自有棱角峥峥。”明远解下随身携带的青铜镇纸,镇纸刻着“不周”二字:“若论棱角,你我当如这镇纸——宁折不弯,方为词骨。”

下山途中,途经一处 ancient rock painting(古代岩画),画面上群巫起舞,围绕着一棵参天巨树。煜明忽然驻足:“这莫非是《山海经》中的‘建木’?先民以舞通神,与我们以词言志,原是一脉相承。”明远轻抚岩画,指尖触到凹痕里的千年风沙:“待得《云麓词话》付梓,定要将此景记入,让后人知,词心从来不是文人案头的风月,是先民对天地的叩问,是吾辈对文明的守望。”

尾章·墨痕:留得丹心照汗青

十月初七,煜明回到洛阳,案头摆着明远托人带回的昆仑雪水。

他小心翼翼地将雪水注入砚池,墨香混着冰雪的清冽,在宣纸上洇开一片苍茫。《云麓词心录》新章写道:“与明远兄登昆仑,观其‘亘带九地’之雄,感其‘河源信仰’之重。见岩画而思先民,望冰川而知来者。《昆仑山赋》妙在以笔为刃,剖开山水表象,直抵华夏魂脉。今吾辈论词,亦当如此——不写风花雪月之轻,要书山河骨血之重。愿词心似昆仑雪,千年不化;士志如戈壁石,万劫犹坚。”

搁笔时,窗外菊花开得正盛,墨砚捧着件狐裘进来:“公子,这是苏大人在玉门关买的,说昆仑山风硬,怕您染了寒气。”煜明摸着狐裘上残留的沙粒,忽然想起昆仑之巅的朝阳——那日光刺破云层时,冰雪消融的声音,竟像是千年前先民的吟唱,穿过岁月长河,在词人心头激起一圈圈涟漪。

(全文完)

创作手记

本章以《昆仑山赋》的雄浑气象为基底,延续“词心即华夏魂”的脉络。通过“朔漠论史”“陟巅悟赋”“冰川夜话”等场景,将赋中的四季景致转化为秋日登山的所见所感,以“岩画寻踪”“雪水研墨”等细节勾连古今。文中《昆仑山赋》的引用与解析自然融入对话,如“玉龙奋蛰”对应冰川奇观,“商飙荐爽”暗合秋登山势,使赏析成为情节推进的有机部分。友情线则通过“分食酥酪”“互赠信物”等日常细节,展现知己间“不用寒暄,自通魂魄”的默契。结尾以昆仑雪水入砚,既呼应长白“埋墨待痕”的伏笔,更将个人情谊升华为对民族文化根脉的守护,延续了“词心与山河同寿”的核心主题。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云麓词心录:白云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云麓词心录:白云着》,方便以后阅读云麓词心录:白云着第150章 《昆仑觅魂:天风海雨入词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云麓词心录:白云着第150章 《昆仑觅魂:天风海雨入词章》并对云麓词心录:白云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