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梦想测试

作品: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作者:素小匠|分类:其他|更新:2025-05-18 05:28:17|字数:10330字

杭州的雨已经连续下了三天。杨龙站在辰星大厦顶层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被雨水模糊的钱塘江。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边缘,杯中的黑咖啡早已冷却,表面凝结着一层薄薄的膜。

"量子实验室的报告看完了?"豆豆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文件。她今天穿了件藏青色的针织衫,发梢还沾着雨水的气息。

杨龙接过文件,指尖触到妻子微凉的皮肤:"延迟还是卡在7毫秒。"他翻开报告,指着其中一组数据,"人脑感知的临界点是5毫秒。"

豆豆凑过来看,发丝垂落在纸面上。二十多年来,他们总是这样肩并肩研究数据,从《星辰之舞》的代码到如今的前沿科技。"张教授说这已经是目前技术的极限了。"

"极限就是用来突破的。"杨龙合上文件,突然转向妻子,"我们去趟北京吧。"

豆豆挑眉:"现在?"

第二天清晨,杭州难得放晴。杨龙和豆豆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时,阳光正好穿过云层,在机翼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多久没一起出差了?"豆豆系好安全带,突然问道。

杨龙想了想:"上次还是去东京谈《原神》动画化。"

"那时候豆苗还在上大学。"豆豆望向窗外逐渐变小的城市轮廓,"现在都要当CEO了。"

三个小时的航程里,两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审阅测试方案。当空乘送来午餐时,杨龙注意到豆豆的右手微微发抖——那是长期握笔作画留下的职业伤,每逢阴雨天就会发作。

"疼吗?"他轻声问,接过她手中的叉子。

豆豆摇摇头,把左手覆在丈夫的手背上:"比起当年画《星辰之舞》原画时的腱鞘炎,这算什么。"

实验室的灯光将杨龙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站在全息投影台前,凝视着悬浮在空中的"辰星OL"城市模型。这个耗费数百人团队两年心血的虚拟世界,此刻在他眼中却显得如此粗糙——建筑边缘的锯齿、NPC动作的僵硬、光影折射的不自然,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他技术的局限。

"延迟还是太高。"他轻声说,手指划过控制面板,城市立刻分解成无数绿色线条组成的网格图,"9毫秒对人类感知来说还是太明显。"

豆豆端着咖啡走过来,将其中一杯放在他手边。杯底接触桌面的轻微声响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张教授说这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了。"她站到杨龙身旁,发丝间淡淡的洗发水香气混合着咖啡的苦涩。

"顶尖不等于够用。"杨龙调出一组脑波数据图,"看这个峰值,每次延迟超过7毫秒,使用者的潜意识就会产生排斥反应。"

窗外,北京的夜色深沉。国贸大厦的灯光在玻璃上投下模糊的倒影,与全息投影的绿线重叠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视觉效果。杨龙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在哈尔滨那个狭小公寓里运行《星辰之舞》测试版时的场景——那台老式显示器上粗糙的像素画面,与现在眼前这个价值数亿的虚拟城市,在本质上似乎没有区别。

"我们是不是太着急了?"他突然问。

豆豆侧头看他,眼角的细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怎么说?"

杨龙关闭了全息投影,实验室顿时暗了下来。他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马克笔:"记得网络游戏的发展史吗?"笔尖在白板上留下一道清晰的轨迹,"从文字MUD到2D图形,再到3D世界,每一步都走了十几年。"

"你是说..."豆豆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也许真正的虚拟现实也该这样。"杨龙画出一个简单的坐标系,"先从最基础的线条世界开始,降低服务器负载和延迟,等技术成熟再逐步升级。"

豆豆接过他手中的笔,在坐标系上添加了几个点:"就像素描的底稿,先确定结构和比例,再慢慢填充细节。"

两人相视一笑。这个简单的比喻让他们仿佛回到了创业初期,在那个连空调都没有的小办公室里,用最朴素的思路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陆子浮抱着一叠资料走进来:"杨叔叔,量子组的新数据..."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白板上那个简陋的坐标系上。

杨龙招手让他过来:"子浮,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只有线条构成的虚拟世界,延迟能降到多少?"

陆子浮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白板上的线条:"理论上...3毫秒以内。"他快步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一组参数,"如果去掉所有贴图和光影,只保留基础几何结构,数据量能减少87%。"

豆豆若有所思:"但玩家会接受这样的画面吗?"

"如果交互体验足够流畅..."陆子浮的声音渐渐兴奋起来,"就像早期的文字MUD,玩家靠想象力填补画面空白。"

杨龙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突然拿起外套:"走,去个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方便以后阅读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第83章 梦想测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第83章 梦想测试并对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