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的消息像一场无声的风暴,突然席卷了整个中国。杨龙站在辰星互动的办公室里,盯着电视屏幕里不断攀升的感染数字,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画面中,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脸上是口罩勒出的深深痕迹,背景里隐约能听到救护车的鸣笛声。他早该想到的——2003年的春天,这场席卷全国的疫情在历史书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笔,而他竟然完全忘记了。
"杨总?"张毅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叠文件,"阿里那边的合同需要您再看一下。"
杨龙回过神来,电视里的新闻已经切换到下一则。"先放那儿吧。"他揉了揉太阳穴,"通知人事部,今天开始全员居家办公,公司每天消毒两次。"
张毅愣了一下:"这么严重?杭州还没确诊病例啊。"
"很快就会有的。"杨龙走到窗前,望着楼下依然熙攘的街道。人们还像往常一样行走、交谈,丝毫没意识到即将到来的风暴。他想起前世非典期间北京空荡荡的长安街,想起那些被隔离的小区,想起每天公布的死亡数字。最讽刺的是,他明明经历过这一切,却因为忙于公司事务而完全忘记了预警。
手机震动起来,是豆豆发来的消息:「国美停课了,我在超市买菜,要不要多囤点?」
杨龙立刻回复:「多买些米面、罐头和维生素,我马上过去接你。」
超市里人满为患,货架上的方便面和消毒液已经被抢购一空。豆豆站在生鲜区,购物车里堆满了蔬菜和冷冻食品,正踮着脚去够最上层的一包挂面。杨龙快步走过去帮她取下来,发现她的指尖冰凉。
"怎么不戴手套?"他握住她的手呵了口气。
"忘在车上了。"豆豆的睫毛在超市刺眼的灯光下投下细小的阴影,"杨龙,真的会那么严重吗?"
他没有立即回答。不远处,一位老人正把最后几瓶矿泉水装进购物车,动作急切得像是备战。2003年的通讯还不发达,大多数人还没意识到这场疫情的严重性,但恐慌已经开始蔓延。
"比想象的更严重。"杨龙推着购物车,声音压得很低,"接下来几个月,尽量不要出门。"
回家的路上,豆豆一直盯着窗外。杭州的春天来得早,路边的樱花已经开了,粉白的花瓣在风中飘舞,美得不真实。而电视里滚动播放的新闻,则像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公司怎么办?"等红灯时,豆豆突然问,"《萌宠物语》日服刚上线,欧服还在筹备..."
杨龙的手指在方向盘上敲击着节奏:"远程办公。技术部已经架好了VPN,美术和策划的工作不会停。"他顿了顿,"但原定的日本考察要延期了。"
豆豆轻轻"嗯"了一声,目光落在路边一家关门的旅行社橱窗上。那里还贴着"樱花季特惠"的海报,鲜艳的色彩与此刻凝重的气氛格格不入。
晚上,杨龙独自在书房整理资料。电脑屏幕上同时开着三份文档:公司防疫预案、远程办公流程,还有一份他刚起草的捐赠计划。辰星账面上可动用的现金有三百多万,他计划拿出五十万购买医疗物资捐赠给疫区。前世他是个只顾自己生存的小人物,而这一次,他有能力做更多。
"还没睡?"豆豆端着热牛奶进来,身上套着他的旧衬衫当睡衣。她瞥见屏幕上的捐赠方案,眼睛微微睁大,"你要捐这么多?"
"不够。"杨龙摇摇头,"但现在公司也需要现金流。"他握住豆豆的手,"明天我联系下宋振,看能不能通过他的渠道直接采购呼吸机。"
豆豆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我卡上还有二十万,是我爸给的嫁妆。"
"不行。"杨龙斩钉截铁地拒绝,"那是你父母攒了一辈子的钱。"
"可那些医护人员连防护服都不够..."豆豆的声音轻了下去。电视里正在播放广州某医院的画面,医生们用塑料袋当鞋套,用泳镜当护目镜。杨龙想起前世看过的一篇报道,说非典期间有医护人员因为缺乏防护而感染牺牲。
他拉过豆豆坐在自己腿上,下巴搁在她肩头:"明天我先以公司名义捐五十万,等《萌宠物语》欧服上线后,我们再以个人名义追加。"
豆豆转过头,鼻尖几乎碰到他的:"杨龙,你有时候...好像能预知未来一样。"
书房里的空气突然凝固了。杨龙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气,能看清她瞳孔里自己的倒影。这个秘密他守了三年,无数次想告诉她真相,又怕打破现在的幸福。
"我只是..."他斟酌着词句,"比一般人更关注新闻。"
豆豆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靠在他胸前打了个哈欠:"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卧室的灯熄灭后,杨龙睁着眼看天花板上的光影。窗外偶尔有车灯扫过,在墙上投下转瞬即逝的光斑。豆豆在他身边睡得安稳,呼吸均匀而绵长。他轻轻起身,回到书房继续完善捐赠方案。如果记忆没错,接下来几周疫情会迅速恶化,北京将成为重灾区,而杭州也会出现输入性病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