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青铜回响

作品:土夫子自传|作者:涧潭|分类:悬疑|更新:2025-05-18 02:15:58|字数:6178字

第一节 地宫录音

1987年9月17日清晨,三星堆二号祭祀坑被浓雾笼罩。

陆文渊的胶靴踩在湿滑的探方边缘,发出"咯吱"的声响。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昨夜挖掘金杖留下的凹痕——土层深处传来规律的"沙沙"声,像是有人在翻动竹简,又像是某种金属昆虫在振翅。

"老陆,你要的东西准备好了。"

张教授抱着一台索尼TC-D5M录音机走过来,这个进口设备的金属外壳上结着一层诡异的青铜锈。他掏出手帕擦了擦磁带仓,露出底下"上海录音器材厂1983"的铭牌。"真要这么做?万一又引发那种..."

陆文渊没回答。他按下录音键,将机械义肢的指尖抵在潮湿的泥土上。液压管里残存的淡青色液体突然沸腾,顺着指纹纹路渗入地下。三秒钟的死寂后,地底传来清晰的回应——

"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

那声音分明在用战国雅言诵读《考工记》,却夹杂着电子设备特有的电流干扰声。更可怕的是,当诵读到"筑氏为削"时,声音突然变成了林悦的语调,还混着婴儿微弱的啼哭。

录音机的计数器疯狂转动,远超正常录音时长。张教授想去关机,手指刚碰到按键就惨叫一声缩回——设备外壳烫得吓人,金属表面浮现出细小的青铜婴儿头像,每个都在张嘴重复:"脐带...脐带..."

"不是回声..."张教授的手抖得厉害,眼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扶,"是有人在下面...应答..."

陆文渊的机械义肢突然"咔嗒"一声锁死。肘关节的缝隙里渗出蓝色黏液,在泥地上画出完美的三星堆金杖纹样。与此同时,录音机里传出一段完全陌生的音频:

"哺乳程序第二阶段验证完成,1987年锚点确认。"这是二十年后的陆文渊自己的声音,"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地基浇筑时,务必按1:8.7比例掺入青铜粉..."

背景音里,隐约能听见孩童的笑声和防辐射门滑动的声响。

探坑边缘突然塌陷一小块。一只青铜材质的"手"从泥土里伸出——那根本不是人类手掌,而是由七八根金杖残段拼接成的"肢体",每根杖身上的鸟纹都在蠕动。它精准地抓住录音机,在金属外壳上刻出一行小字:

" LY实验室1985.7.15 脐带血样本纯度不足"

陆文渊想去抢夺,那"手"却瞬间解体,重新钻回土里。录音机摔在地上,磁带仓弹开的瞬间,他们看见里面的磁带已经融化重组,变成了一条微型青铜"脐带",两端各连着一个微缩的青铜婴儿头像。

张教授突然指着天空:"那是什么?"

浓雾中,三个青铜材质的圆环正在半空缓缓旋转,组成一个标准的非攻齿轮组。每个环内侧都刻满《墨子》经文,而环心位置悬浮着颗发光的蓝色晶体——与金杖上那枚一模一样。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雾气时,圆环突然收缩成点,在陆文渊的机械义肢上烙下一个灼热的印记:

" 哺乳终产期"

第二节 骨笛招魂

成都军区医院的梧桐树在暮色中簌簌作响。

陆文渊蹲在树根旁,手指深深插进潮湿的泥土。他的机械义肢发出不规律的"咔嗒"声,液压管里残留的淡青色液体正顺着指尖渗入地下。三小时前,王援朝的心电图突然变成青铜器纹样时,这棵百年老树的根部就渗出了带着金属腥味的液体。

"应该就是这里..."

铲尖碰到硬物的瞬间,整棵树突然剧烈摇晃。落叶如雨点般砸下,每片叶子背面都浮现出细小的青铜纹路。陆文渊挖出的第三截金杖比前两段都要精致——杖尾被做成骨笛形状,七个音孔边缘残留着暗红色的血渍,笛身刻满良渚文化的鸟蛇纹。

他下意识将笛子凑到唇边。

第一个音符响起时,病房大楼的玻璃窗同时震颤。那音色不似任何已知乐器,像是婴儿啼哭与青铜编钟的混合体。更诡异的是,笛声竟与二十公里外三星堆祭祀坑传来的"沙沙"声完美和鸣,形成某种古老的和声。

"陆教授!快上来!"

护士的尖叫从三楼窗口传来。陆文渊抬头看去,王援朝的隔离病房正迸发出青铜色的光芒。他攥着骨笛冲上楼,在拐角处撞见跌坐在地的主治医生——这个四十多岁的军医脸色惨白,手里的病历夹散落一地。

"他...他的身体..."

隔离病房里,王援朝竟然坐直了身体。他青铜化的右半边身躯正在片片剥落,露出内层骨瓷般莹润的材质。碎裂的青铜皮肤掉在床单上,像有生命般自动拼合,最终组成一行西周金文:

"非攻者,时空之脐也"

骨笛突然在陆文渊掌心发烫。他低头看去,笛孔里渗出淡青色液体,在空中凝聚成微型的三星堆神树模型。树枝间悬挂的不是青铜铃,而是七个不同年代的日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土夫子自传》,方便以后阅读土夫子自传第47章 青铜回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土夫子自传第47章 青铜回响并对土夫子自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