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滴骨辨亲,不是太子血脉

作品:兼祧两房害我命?送你全家火葬场|作者:景惠|分类:古言|更新:2025-07-10 21:42:03|字数:6190字

凤阙的生辰是九月初二,是秘密。

他小时候身子骨弱,老太妃怕人按照他生辰八字行巫蛊之术,对外宣称的生辰都是假的。

除了子墨、子听这些特别忠心的身边人,大概知道主子生辰是九月初,就只有祖母知道具体日期时辰,连凤二夫人都不是十分清楚。

除夕,守夜时,他告诉了梁幼仪。

她记在心里,还如期送来了生辰礼。

挺细心的!

他很喜欢。

凤阙心生欢愉,于他,建立一个国家原先没想过,能和梁幼仪两情相悦,原先也从没有想到过。

“为什么不叫我去打东启国呢?怕我出事?我又不是小时的病秧子了。”

凤阙一边看着画,一边自言自语,笑容就没降下来过。

摸着那顶玉冠,他原本想自己戴上,又放下了。

“我等你回来,亲自给我戴上。”

荷包与他的白袍很相配,祥云纹古朴又大方。

这是她亲手绣的,她在大帐里绣的吗?会不会把那帮丰州军吓一大跳?

荷包里装着一个药草包,他闻了闻,浓郁的药草香。

驱蚊虫,防瘟疫。

“陛下,我们是一口气收服西南,还是班师回朝?”

原先一路追着梁言栀和小皇帝,逼着他们上岸,眼下,就差一张降表。

没有降表,就代表大陈皇室还没有降。

凤阙沉默了一会子,说道:“再等等云王。”

东洲大陆北方小国尽收手中,大陈国土除西南八十多座城池未曾武力征服,其余全部归顺。

靖南王、淮南王以及轩和帝的兄弟秦王、楚王、赵王,五位藩王没有降伏,如果这么班师回朝,是很大的隐患。

总不好他们在南方反了,朝廷再派兵南下。

“传裴大将军和程梓荣将军。”

不多会儿,裴焰和程梓荣来到驾前。

“你们二人带十五万丰州军前往饶州,密切关注几位藩王的动作。”

十五万丰州军驻扎在饶州,西可随时灭掉靖南王,东可随时支援云王,南可支援边境抵抗宁国。

若淮南王出现异常,也可拦腰截堵在烟瘴之地。

(备注:从丰州出来,梁幼仪带四十万丰州军,二十万跟随她去打东启国,五万在天奉城捞尸,裴焰手头剩下十五万)。

裴焰和程梓荣领命。

“子听,你通知聆音阁的人,全部去邺建城,查明为何太后一直坚持要去邺建城,那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子听立即领命。

“李世子、李夫人。”

“末将在。”

“你们夫妇二人严加看管梁言栀、萧千策一行,严禁他们出兵所,密切关注他们与外界哪些人联络。”

“是,末将领命。”

接着他又让人传令风起,叫他加大对天奉城的治理。

天奉城虽然不如邺建城那么富饶,但是它地理位置十分关键,这次死了百万人,不处理好,会爆发瘟疫,沿着河水影响整个南方。

天奉城之所以被选为皇都,只因它位于浊河流域中心,北依果花山、有四条主要河道穿流,这种“山河拱戴”的地理格局既利于军事防御,又保障了农业灌溉。

天奉城自古便是南北交通枢纽,东洲大陆内河连通大运河中枢。

这里发生那么大的水灾,死那么多的人,如果不加大处理力度,很可能瘟疫成为新朝最大的灾害。

七月底,赤炎卫和丰州军到达济源郡时,凤阙已经把五万原籍天奉城附近的将士留下,专门打捞并安葬死于大水的生灵。

目前水位已经降低,既然原先的河道地势太高,根本无法再次将河流扯回原来河道,那么索性就让河流改道,把河流引导入海,河道人工干预,尽量流经贫瘠的地方,减轻对良田的破坏。

*

皇陵。

龙一带着龙十三、龙十六,三人从河道扮作水兵逃出去后,一路往皇陵赶。

他们以为很隐蔽,却不知道行远一路追踪。

行远并没有想杀他们,所以一路追,没有泄露出任何杀气,就和一个普通的行路暗卫没任何区别。

龙一三人马不停蹄,七天后到达皇陵,皇陵距离天奉城并不太远,幸好高祖那会儿钦天监和国师都好好选过,轩和帝和太子的陵墓选在果花山南部山麓。

这里也被浊河影响了,但是并没有完全淹没。

淹没的是进入皇陵的神路。

原本,通往皇陵的神路,规模宏大,装饰精美令人叹为观止。神路两旁的石刻动物、神兽以及文臣武将的雕像,威武肃穆。

如今,都被埋在水底的泥沙里了。

三人想方设法进了皇陵,行远也远远地跟着。

因为梁言栀还活着,所以太子的墓道并没有封死,守灵的官员、将士都在陵墓外看守。

龙卫拿出印信,先联系了陵墓的总管、正三品官员毛利,对方验证他们的身份后,准许进入太子的陵墓。

与骁骑校等各位守灵将士,一起焚香祷告,做了一系列的仪式,进入陵墓,打开太子棺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兼祧两房害我命?送你全家火葬场》,方便以后阅读兼祧两房害我命?送你全家火葬场第208章 滴骨辨亲,不是太子血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兼祧两房害我命?送你全家火葬场第208章 滴骨辨亲,不是太子血脉并对兼祧两房害我命?送你全家火葬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