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长相守》,太皇太后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梁言栀与人通奸被太子撞见。
恨不能立即把梁言栀生吞活剥。
但是禁军和熊雄都听梁言栀的,他们眼下不敢轻举妄动。
晋亲王和宗正都建议先让龙卫按照皇家秘法(比如滴骨验亲),确定萧千策是不是太子的骨血。
太皇太后说道:“不管他是不是太子的骨血,都不适合做这个皇位了。”
萧千策年纪太小,根本保不住大陈,索性退位,回归本源。如果他是太子的骨血,做个闲散王爷也不错。
至于梁言栀,必死。
若淮南王上位,把梁言栀和定国公府灭了,便为先太子报了仇。
龙一带着两名暗卫,打扮成熊雄的水师,下了船。
找机会迅速往皇陵而去。
云骑立即发现龙一他们的踪迹,马上报告宋开阳:“宋将军,有三名穿水兵服的人跑了,已经叫人追踪。”
宋开阳早说了,叫大家盯着所有投降的人,防止有太后的人夹杂在里面出去报信。
凤阙听说了,便想到是暗卫,立即叫自己的暗卫行远追踪。
河道上,七十艘战船把五艘皇家大船围起来,一边喊“投降”一边擂鼓。
吃饱了就没日没夜地喊,五艘皇家大船上的人,睡觉都成了奢望。
如果有谁骂阵不知好歹,那就弩机伺候。
原本就被熊雄的手下抢劫一空,官眷船上和几艘专门装载物资的船上已经空无一物可饱腹。
这些人原本在京城就被大水惊吓,有的本来就有病,天气又炎热,肚子饿,喉咙渴,又缺少睡眠,五艘船上的人简直崩溃。
八月二十六日,中秋过后,白天燥热,晚上开始寒凉,身体娇贵的皇家人和官眷,大半都病倒了。
徐尚书站在甲板上,看到岸上的赤炎卫少了很多,就连西岸的李桓献夫妻俩也不见了。
他兴冲冲跑进太后的船舱说道:“太后娘娘,赤炎卫退了,臣看看战船上的云骑,不过区区两千余人。太后娘娘能不能派人传信?调集附近驻军?”
太后咳嗽几声,说道:“朕已经派人出去了,至今没有回来。”
“什么时候派人出去的?”
“已经数日了。”
她派了身边的暗卫、死士潜水出去搬救兵,但是至今都没有回来。
徐尚书很失望,想到兴许绝大多数州郡都投降炎武大帝了。
“太后娘娘,我们水米全无,连歇息都无法做到,蔺大人的儿女,已经昏厥。太仆寺一家昨儿都没了……我们再和对方谈谈?”
“只要放我们去邺建城,一切都好说。”
“万一对方不答应呢?”
“那就不谈,大不了一死。”
“太后娘娘,陛下还小……”
太后知道他想降,可是百官可以降,她不能降,她降了下场绝对很惨!
徐尚书诺诺退出,心情烦躁。
眼下,做忠臣,就是坑。
站在甲板上,远远地听见徐夫人大哭,喊道:“老爷,南儿和春儿不行了!”
徐尚书顿时眼泪出来,徐浩南是二儿子,春儿是自己的长孙!
看见千杰有气无力地坐在舱门口,他哽咽着说道:“千指挥使,你有什么办法与对方搭上话吗?内人和儿女都快不行了。”
“没办法。”
“本官也没犯什么滔天罪行,就算本官砍头,也比全家死在这里强。”
徐尚书绝望地对那些禁军说,“本官要投降,家人都要死光了,自欺欺人有什么意思?”
一想到投降,几天的焦虑都豁出去了。
他对着舱内大喊一声:“太后娘娘,臣的家人,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臣不能看着徐家绝后,臣恳求太后娘娘降了吧?”
秋丰跑出来说道:“传太后娘娘旨意:徐尚书驾前失仪,动摇军心,打三十军棍,以儆效尤。”
禁军把徐尚书按在甲板上,噼里啪啦打军棍,徐尚书继续喊:“请太后娘娘投降吧!”
千杰手轻轻招了招,都察院黄大人走出舱门,在甲板上高声喊道:“太后娘娘,为了陛下,为了百官,为了这几船数百条性命,降了吧!”
户部尚书孟大人也站出来,哭道:“臣的孙儿饿死了,媳妇病死了。太后,降吧!”
“降吧!”
“降吧!”
……
太后怒道:“朕,死也不降!”
这时候太皇太后走出来,扶着舱门,对禁军说:“你们的意思呢?”
禁军也是人,他们,也想活!
太皇太后说:“既然如此,那便都降了吧!”
她叫孟大人把降表写好,让太后和皇帝签字盖上玉玺。
太后死也不签字,她看着萧千策说:“你若敢签字,母后立即死在你面前。”
萧千策眼圈儿通红,他当然知道,这一签字,他便什么都不是了。
他思考了一会子,说道:“朕只向云王递交降表。”
太皇太后对千杰说:“你给炎武大帝传达陛下的意思,接受不了,那就不降。”
千杰给对方船上的姬染招了招手,笑着说:“小侯爷,告诉炎武大帝,太后和陛下归降,不过,陛下说只想向云王递交降表!”
姬染大喜,叫战船云骑们一迭声地喊出去:“大陈皇室,降!”
喜欢兼祧两房害我命?送你全家火葬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兼祧两房害我命?送你全家火葬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