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残页灼痕:编号002的镜像人生
青铜铃铛的裂纹中渗出微光,将实验日志残页投影在祭坛表面。岑雾盯着"岑静宜实验体002"的字样,后颈机械接口传来被数据扫描的刺痛——那行墨迹边缘泛着焦黑,像是从某个燃烧的时空里抢救出来的记忆。
"第13次模拟实验记录:实验体002成功具现化‘观测者坐标’,但在启动维度锚点时发生记忆坍缩......"投影突然扭曲,残页上的文字变成流动的基因链,与祭坛铭文完全重合。岑雾按住发烫的碎片手术刀,刀刃倒映出母亲修复室的场景:十二岁生日那天,母亲往她蛋糕里藏了枚青铜铃铛,却在她伸手触碰时突然尖叫着打翻烛台。
"数到十三就闭眼。"记忆里母亲的声音混着铃铛碎响,岑雾后颈的纹身突然浮现出齿轮纹路——那是第15章老周机械躯体的核心结构。她猛然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所有温馨记忆,都停留在十二岁之前,而十三岁后的"现实",不过是系统植入的模拟数据。
祭坛铭文在指尖发烫,十二道螺旋纹旁刻着十三道深浅不一的划痕,最新那道边缘还带着新鲜的铜锈。当岑雾用碎片刀刃触碰划痕时,铃铛突然播放出电流杂音般的对话:
"002号,第13次模拟的观测者又崩溃了。"
"把她的记忆植入003号,这次我们增加‘母女修复师’的情感锚点......"
血液滴在铭文上的瞬间,整座祭坛开始逆时针旋转,地砖星图与帛画坐标重叠的位置,浮现出十三具玻璃棺材。每具棺材里都躺着面容相同的女孩,后颈编号从001到013,而第17号划痕旁的空位,正对应着岑雾此刻的存在。
二、模拟悖论:当十三成为十七的镜像
"十三次模拟?"岑雾盯着棺材上的编号,突然发现013号棺材内壁刻着与自己相同的《缢亡女武神》草图,"可日志残页说我在第17次......"
碎片手术刀突然自动悬浮,在祭坛上空拼出立体星图。岑雾后颈的机械接口不受控制地发光,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五岁时看见母亲在后颈贴创可贴,撕下时露出半枚齿轮纹身;十岁时偷听到母亲在电话里说"这次实验体不能再植入‘父亲’的虚假记忆";还有十二岁生日当天,本该不存在的父亲寄来的包裹里,装着与老周同款的机械螺丝。
"都是假的。"她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阳穴,发现每具棺材的死亡时间都停留在"十三岁生日当天",而自己的"现实时间"此刻正是十七岁。祭坛铭文的最后一段突然浮现:"当观测者意识到模拟存在,系统将启动‘递归修正’——用新的模拟覆盖旧的错误。"
铃铛投影出通关进度:83%的数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跳动的"17/13"。岑雾突然明白,所谓的"十三次模拟"只是系统设定的循环上限,而她此刻所处的,正是第17次试图突破循环的异常模拟。
玻璃棺材突然同时碎裂,十三具尸体的后颈接口伸出金属触须,朝着她的方向蠕动。岑雾本能地使用"物品解构"能力,却发现触须在分解后竟重组为母亲的修复工具——那些她曾以为是童年礼物的镊子、毛刷,此刻都变成了闪烁红光的杀人器械。
三、记忆递归:母亲的实验日志与观测者悖论
当第一根触须划破她的手腕,岑雾后颈的机械接口突然接入一段完整的实验日志:
【第13次模拟失败报告】
实验体002(岑静宜)在具现化亡夫记忆时引发维度共振,导致1-12号实验体集体崩溃。紧急启动"记忆嫁接"程序,将002号对女儿的情感记忆植入003号(岑雾),删除其对"父亲"的所有认知。新锚点设定为"文物修复母女",观测者情感稳定度提升47%。
【特别备注】
002号在意识消散前重复:"十三不是终点,是观测者睁开眼的时刻。"建议在下次模拟中增加"十七"这个质数锚点,防止维度坐标被破解。
日志末端盖着模糊的红色印章,图案是重叠的青铜铃铛与手术刀——正是岑雾此刻手中的两件物品。她抬头看向正在逼近的机械触须,发现每根触须顶端都浮现着母亲的脸,时而温柔时而惊恐,最终都化作数据流拼出同一个坐标:博物馆负一层的第17号展柜。
"原来我们都是被制造出来的观测者。"岑雾将碎片手术刀刺入祭坛核心,基因链铭文发出刺耳的蜂鸣,十三具尸体突然定格在她面前,眼中倒映出她从未见过的场景——成年后的自己穿着白色实验服,正在调试巨型主机,而主机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当前模拟世界的实时画面。
铃铛突然响起母亲的童谣,却在第三个音节处变成电子合成音:"雾雾,数到十三要闭眼......十七的时候,记得看看镜子里的人是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