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海域以前来过,螃蟹和螺多一些,拖网还没出海,王子文就知道肯定能弄不少。
果不其然,拖网刚刚吊起来,几人抬头就看见了大小不一,色彩各异的螃蟹。
“这一网螃蟹真多。”
冯三狗抬头看着吊在半空的鱼包,忍不住说了一句。
“嗯,等你们出海次数多了,对大海熟悉了,就能大概知道每一片海域产什么。”
王子文点点头,等拖网被放下来,示意他们拉了绳子,堆积的密密麻麻的螃蟹就从拖网里争先恐后地滚出来。
“都会抓螃蟹吧,小心被夹了手,手套都戴好了,要是觉得不放心,戴两层也行。”
“挑好之后直接放进鱼筐搬到货仓,码上冰就行,不用绑腿。”
“咱们人多,大概两个钟头就能挑完,挑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不要弄混了。”
“否则去了收购站被人挑出来之后,不但要返工重新挑,还影响卖价,从而影响你们的分成。”
水生几人全都点头,但心里想的是一个月七十块钱的低工资,就要认真干。
一个月七十块钱,别说在他们村子,就算是镇上、县里也是高工资。
而且,海水每个月都会涨潮,他们还能在家休息几天。
至于影响卖家,影响分成的事情,大家压根没概念。
水生几人是真不懂5%是个什么概念,秦二春三人倒是懂,但在他们的印象中,觉得没多少钱。
家里送他们到船上跟着王子文出海,主要是冲着他这个人来的,钱是次要的,给别人多少,给他们多少就成。
但是,看着眼前一筐又一筐的渔货,吴海民还是忍不住小声询问了一句:
“子文哥,你们一般出海能有多少收入啊?”
他问话的声音虽然小,但是几人这会儿全都围着渔货坐着忙活,全都能听得到。
这个问题,也是他们一直想问的,所以这会儿虽然手上的动作不停,但全都竖起耳朵仔细听。
王子文明白他们的想法,也没藏着掖着,很是随意的开口:
“出海一趟能有两千左右的收入。”
几人一听这话,全都惊得倒抽冷气,随即彼此相视,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一般大。
王子文见状,继续补充:
“你们是船上招的第二批人,所以还是按照老规矩,试用期5%的分成,三个月之后船上的所有事情都熟悉了,包括开船在内,提成涨到8%。”
“目前我的目标是组建一个中兴船船队,以后肯定还要招人,规矩就要改一改的。”
“普通船工试用期三个月,3%的分成,转正之后提5%,以后船上只有两个人能挣8%,这两个人主要负责开船和管事。”
众人听王子文说这些话,知道跟以后的工资挂钩,听得更加仔细了。
王子文余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见秦二春和吴海民两人的眼睛亮晶晶的,满脸的激动,显然是对5%和8%的提成有了些粗浅的概念。
再看大舅哥和冯三狗四人,只是竖起耳朵听,满脸的迷茫,压根对于分成的事情没有概念。
王子文心底忍不住感叹了一声,不由想起后世网友常说的一句话:
人和人的分水岭从羊水就已经开始了。
上船短短半天时间,秦二春、吴海民、钱永永三人对于船上要做的事情已经了然于胸。
并且,借着问问题的机会,尽可能地和自己多沟通,多了解,多熟悉。
吃饭的时候大大咧咧的很随意,看着非常好相处,甚至多吃一口少吃一口都无所谓。
在水生他们看来,好像有点傻乎乎的,都不知道护食儿。
但是,一旦遇到事情,不管大小,立刻变得精明干练,完成的特别好。
自己大舅哥和冯三狗四人,吃饭的时候筷子抡得能飞起来,生怕自己少吃一口。
这个情况王子文也了解,这个年代的人普遍肚子里没油水,就船上这伙食,比他们平常过年吃的都不逞多让。
肉多菜少,油大料足,味道不是一般的好。
但是,除了吃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精明之后,一旦忙活起来整个节奏就慢下来了。
倒不是要故意偷懒,就是反应慢、执行力差。
双方差距一目了然。
后世不少网友都觉得,二代们之所以比自己混得好,主要是有个好爹。
实则不然,大部分的二代们不止有个好爹,自身能力也很出众,而且还比普通人更加努力。
脑海中的这些感慨一闪而过,王子文清了清嗓子,继续补充:
“你们对提成可能没什么概念,不知道到底是多少钱。”
这话一出,正在忙活的几人,手上的动作停顿了一下,齐刷刷地抬头看向王子文,等着他继续说话。
王子文也没卖关子,朗声说道:
“先前说了,咱们出海一天,大概收入能有两千块钱左右。”
“就以两千为例,3%的提成就是60块钱,5%的提成就是100块钱,8%的提成就是160块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