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年纪本来就不小了,这个处分下来,几乎是宣告了他在部队的前途到头了。
张德川很是颓然了几天。
但是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去工作。
——————————————
寒冬腊月,京城《中国北方畜牧业》期刊编辑部。
罗开济将手里这一篇狗屁不通毫无价值的论文扔到一边,又从旁边拿起一个信封,看到名字,总觉得有些眼熟。
突然想起什么,他找出上一期的期刊,很快就找了一篇文章。
看到作者栏上写的星华农场 楚今禾几个字。
饶有兴趣的说了句,“这个楚今禾,倒是很高产了,就是不知道这篇论文的质量怎么样。”
说着他就暴力拆开信封,差点将信纸都撕烂,不过他也不在意,先是看了眼题目。
“倒是有点意思。”
再结合上一篇的论文内容,罗开济想着,这应该是个专门研究生猪繁殖与生产的专家。
看着看着,罗开济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这篇论文只是聚焦了东北二民猪生产时的数据和方法。
还有产前检查的一些数据,对于东北二民猪的配种 、孕期饲养和检查,以及生产提供帮助。
可以说,这是一篇十分注重实用性的论文
但是这不代表这篇论文就缺少学术性,相反,且不说论文写的十分规范,其中还提到了一些十分先进的理论,还有些先进理论与实际生产的结合。
罗开济当下就决定,这篇论文可以录用,而且还可以给首页推荐。
这样想着,他就拿着这篇论文直接去了主编的办公室。
主编听到脚步声都不用抬头就知道是他,因为整个办公室,只有他敢不敲门进来。
“又怎么了?”
吴主编放下手中的笔问道。
“主编你看看这篇,我觉得可以上首页的推荐。”
说着罗开济将楚今禾的论文放在了吴主编的桌面上。
吴主编也知道罗开济虽然脾气臭,但是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拿起来快速的读完了。
吴主编能成为主编,自然不是浪得虚名,这个期刊是农大主办的,他之前是农大的教师。
看完之后也明白了这篇论文的价值。
“东北二民猪一向是我国饲养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本土猪之一。
这篇论文几乎涵盖了从二民猪的配种到产后护理方方面面,而且言之有物,可操作性强,的确是一篇佳作。”
没错,跟上次的试水小论文比起来,这次的论文足足有一万三千字,跟后世的硕士毕业论文都差不多了。
楚今禾敢于投这么多的字数论文,就是因为这年头搞学术的人不多,有时候各大期刊甚至登不满位置,文章少的时候期刊就薄一些 ,多的时候就厚一些。
要是有好的字数多的论文,期刊也是敢录用刊登的。(根据需要设定,毋考究,毋杠)
“刊登没有问题。”吴主编有些为难,“只是首页推荐,最后的一个名额已经被张教授拿走了。”
“张教授?谁?”罗开济一时半会没有反应过来,等到想明白了这位张教授是谁,表情顿时精彩起来 ,“他还有脸发论文?”
吴主编瞪了他一眼 ,“你啊,迟早死在自己那张嘴上。”
罗开济也不在乎,只是说:“张万胜的论文呢,我看看。”
吴主编拉开抽屉从里面掏出一小摞纸张来递给罗开济,“这次不是张万胜署名,起码明面上不是。”
罗开济一目十行得看完,然后一脸懵逼的看着吴主编,“就这?”
吴主编无奈点头。
罗开济气笑了,“就这恐怕连录用资格都达不到吧,还能上首页推荐?
他张万胜这是连脸都不要了啊。”
然后又看到最后的作者名字,“张谦,这谁?他学生?”
吴主编示意他把门关上,罗开济关了门,吴主编拿过论文,“张万胜儿子。今年大学毕业,这不是准备留校当老师,就是竞争有点激烈。”
“哈哈!”罗开济直接被气笑了,“真行啊,这张大教授,之前的时候盗用学生的研究数据被举报,竟然还有脸出来要我们给他儿子上首页推荐,真不愧是亲父子啊,都是学术垃圾,,还都想误人子弟,哦,不对,这篇论文还不一定是谁写的呢!”
接着他又说了一句更毒的话,“依我看,这篇论文倒是更符合张教授的真实水平。”
说着无比嫌弃的看了眼这论文题目,《浅析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历程》
是挺浅的,找个刚上大一的学生来写也不过就是这个水准了。
这浅到什么程度呢,我国的生猪产业有数据才多少年啊。
现在才有多少大型养猪场啊,全国百分之八十的生猪还是依靠农村的生产队社员们饲养任务猪。
一个没有的东西,你也好意思分析发展历程。
罗开济看着这论文,洋洋洒洒也有个三四千字,也真是佩服这位张大教授,两句话的事儿能扯这么多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