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中医与英语

作品:工农兵大学生|作者:艾叶子|分类:现言|更新:2025-05-17 00:17:16|字数:5056字

五一节刚过,留校的学生分为两批,一批先劳动另一批先上课。

按照学校的教学方针,必须是“中西”结合。

中医中药知识的学习,那就是从浩瀚的祖国医学宝库中汲取点滴,建立起来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从阴阳五行入手;脏腑、气血、津液入门;

了解十二经络及所属脏腑、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穴位;那个奇经八脉更是感觉玄而又玄;

了解病因温寒暑湿燥火、传染性的病邪成为“疫疠”。

接着就是“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

仅仅是“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列为扶正的是补和温二法;驱邪的是汗与吐、下、清、消五法;

和法则有扶正和驱邪的结合。

汗法属于“解表法”,包括了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滋阴发汗、益气发汗;

清法也叫“清热法”,包括清热祛暑、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生津、清热凉血、养阴清热;

下法又称“攻下法”,包括寒下、温下、润下、逐水、驱虫;

温法也叫“驱寒法”,包括回阳救逆法、温中祛寒法;

补法又称“补虚法”,包括补气法、补血法、补阴法、补阳法;

和法又称“和解法”,包括和解表里、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调和营卫、调畅气机;

消法也称为“消散法”,包括消食导滞、消坚磨积、行气消淤、消痰化饮、消水散肿;

吐法也称“涌吐法”。

每一种治法都要知道如何辨证施治、掌握禁忌症、掌握不同的去路、解除不同部位的疾病、用不同性质的药物解除不同原因引发的疾病。

初学者都觉得中医玄而又玄,博大精深。简直要跪拜了。

同学们个个都是晕头转向、生剥活吞死记硬背,将近2个月的满堂灌,终于迎来了中医考试。

中医考试的分数公布下来了,忆江南觉得考卷不算难,考试成绩85分低于她的预期。知道自己对中医的“辩证”掌握的不好;特地找中医教课的钟老师请教如何“辩证”。

钟老师分析了她已经拿到的考卷,发现在“辩证”以后采取的“解表法/ 和解法”两个题上就被扣了13分,看来她确实是没有按照老师所要求的、用精炼而准确的几个字一句话、将中医辩证所要求的病因、病性、病理、病位、邪正斗争形势、概念性的表述出来。

这位钟老师,居然与忆江南的一位八一子弟小学同学、成为了中医学院的大学同学。

这位老师在学校期间就比较喜欢与高干子弟频繁接触、毕业后分配在浮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

他是一名中医师同时也兼任教课老师。

他对这个年级的一些干部子弟都比较关注,他与霍书记是同乡,言谈之中他便掌握了很多同学的一些情况。

对一班的帅小雅、岑俪琳、忆江南、谢娜、顾小萍等同学都耳熟能详。

他似乎对忆江南有点另眼相看,告诉了她关于霍书记的不少“情报”。当然。也只是点到为止,不会太详细。

得知书记前段时间情绪很不好的原委:

一是因为曾书记去了77届做学生工作、对他有了竞争的危机感、两个年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

二是因为家庭原因,他的夫人现在正在活动调往信江地区,那是铁路沿线上比较大的城市、又离上海比较近,作为上海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上海,即使回不去也要越靠近越好;

三是个人身体原因,向40岁迈进的人了,身体开始有些小问题、考虑家庭生活的重要性更多一些了。

现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原先曾书记还可以帮助化解几分;现在调到其他年级,只要对某些学生说上那么几句含糊其辞似是而非的话 就可能会衍生出一些预想不到的矛盾;

王副主任资历太浅、唯他是从、却无法为他分忧解难。

一班女生当中一次不成功的会议、反而使矛盾表面化、对立情绪加重;就连他最倚重的各个班的班干部都纷纷出来为忆江南打抱不平、都流露出不想再干的情绪,压力山大越发使他束手束脚难以决断……

刚调进四组的新组长祝福安,看到书记拖而不决,任凭问题扩大化,他着急的不行。

组内调停失败、大多数同学和班组干部都很支持忆江南,可就是那少数几个人一直抱敌对情绪、无法化解叫人怎么能安心工作呢?

有的班组干部们在消极怠工了,“忍耐到20号,咱们这批人就要下县去了,2个月后再回校紧接着就放假了”。

皮肤科课程结束、马上考试。这次考试方法就是“诊断”。

找来10个皮肤病患者、坐着形成一个脸部朝外的圆圈,40名学生围着病人转圈圈,看清楚疾病的临床症状,再写下来各自诊断的病名。

大家都交卷以后,授课的陈老师,马上就公布标准答案。他每讲一个病人,下面总是会有人会后悔自己没有答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工农兵大学生》,方便以后阅读工农兵大学生第152章 中医与英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农兵大学生第152章 中医与英语并对工农兵大学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