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阳府待了半个月,辽国被女真人夺走的土地被顺顺利利的收复了,原本与辽国契丹族有嫌隙的女真人,这次更是趁机被辽国彻底镇压。
解决完了辽国的事情,李煜小住了几天就回宋朝了。
这次,李煜准备接受符敏仪的意见,先去东京与皇帝赵佶好好的聊聊,看看赵佶的具体想法。
九月十七,李煜一家人终于重回大宋京都开封府——汴京城。
消息一经传开,整个开封府都沸腾了。
当晚,皇帝为李煜一家人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李煜一家人就占了宴席的一半,另外一半有资格参加宴席的一个劲的盯着李煜这边看。
酒过三巡,李煜禀报道:
“陛下,臣这次进京带了五十粒“养颜丹”献给宫中诸位娘娘,另外还有十粒“龙虎丹”一并献于陛下。”
这几年,“养颜丹”风靡了京都贵妇圈,尤其是后宫之中,到了时间就会派人到江陵向李煜要“养颜丹”,当然,李煜不收她们的银子,但是所需要的药材要自备。这也让李煜与整个京都贵妇圈的关系非常之融洽,并且引发了药材行情的暴涨,尤其是那几味主要药材。
“龙虎丹”则是专供男性使用的壮阳药,与春药不同的是,这种“龙虎丹”更偏向于养生助阳,旨在通过丹药的作用源源不断的提供阳气滋养身体。
赵佶和后宫佳丽们顿时龙心大悦,眉开眼笑。
李煜所献的丹药让对面的朝廷重臣们羡慕不已,即便蔡京知道自己的女儿和曾经的侍妾就在李煜身后,此时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情得罪李煜。
当晚,李煜的住所安排在了赵颖的别院,无奈何,凤仙庄可住不下这么多人。
第二天清晨,李煜精神奕奕的参加朝会。
可从朝会开始到朝会结束,李煜都没有听到什么重要的事情奏报,大多数都是天下太平,万民祥和的浮夸之词。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慢,臣江陵知府李煜有本。”随着太监宣布将要结束朝会,李煜连忙站出来说道。
赵佶昨天才得了李煜的好处,这时候李煜有事情奏禀,当然要听了,询问道:
“爱卿有何事,尽管说来。”
李煜:“禀陛下,臣在辽国的时候就听说全国各地有大量的民间叛乱,声势颇为浩大,另外有回纥与回鹘侵扰我大宋边境。从辽国回来的路途上又听说叛乱并没有被镇压,反而越发严重……”
赵佶还没听完,顿时惊讶道:
“爱卿,此事当真?寡人为何没有听说过?”
赵佶眼色不善的看了一眼高俅,顿时让高俅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出列叩拜:
“陛下,臣也听说过此事,只是臣还在核实叛乱的规模,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的情况下不敢惊扰陛下,是以臣并没有现在就将此事奏禀陛下。没想到叛乱竟然如李知府说的这么严重,是臣之过,请陛下治臣失查之罪。”
高俅主动承担了罪名,可也只是认了一个失查的嫌疑,这样的罪名几乎是无伤大雅。
皇帝赵佶的脸色顿时缓和了许多。
责问道:“高俅,限你三天之内核实清楚叛军规模,否则寡人摘了你的脑袋。”
高俅是自己潜邸时的奴才,而且为自己办了许多事情,赵佶还不想太过于为难他。
转而看向李煜,和颜悦色的说道:
“爱卿莫急,且给高俅三天时间核实清楚,再来商议此事。”
“毕竟军国大事不容马虎。”
李煜无奈的点头说道:
“臣遵旨。”
然而,今天的朝堂似乎比较热闹,突然一个颇为阴阳怪气的嗓音喊道:
“陛下,臣有本要奏。”
众人寻声看去,原来是检校太尉童贯,只见他愤然出列,奏禀道:
“陛下,臣有本要奏。”
赵佶:“何事?爱卿且说来。”
童贯:“陛下,今日臣要重重的参江陵知府李煜一本。”
“想江陵知府李煜享皇恩浩荡,陛下收他为天子门生,赐封江陵府知府、三等伯,李煜受朝廷如此恩典竟然通敌卖国,实是可耻,请陛下问罪李煜,剥夺一切封赏,打入大牢。”
童贯倒是说的义愤填膺,却是令朝廷百官惊吓出了一身冷汗。
赵佶急忙询问道:“爱卿,李煜乃是寡人弟子,缘何有通敌卖国的行为,且说来。”
童贯:“陛下,我大宋之世仇为谁?非辽国莫属。”
“臣身为大宋子民,又受陛下隆恩才与衮衮诸公同立于朝廷之上,每每思及此事,臣就深感责任之重大,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打败辽国收为燕云十六州,以报陛下恩德。”
“数月前,臣听闻辽国之东的女真部族因不满辽国之暴政而愤然起兵,想要推翻辽国之统治。臣于是想着敌人之敌人就是朋友,想要联合女真部一起攻辽。只要女真那边能够拖住辽国主力,臣就可以请命陛下让臣领军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是,李煜听说了辽国叛乱后,不顾我大宋利益,未经请示就去了辽国,帮助辽国镇压叛乱,并且已经顺利的帮助辽国剿灭了金国。李煜如此行径,实是妄为大宋之官员,妄为大宋之百姓。”
童贯说的洋洋洒洒、大义凛然,狠狠的训斥了李煜一顿,顿时得到了不少的赞誉声:
“童大人这么一说,我觉得李煜还真是有这种嫌疑,要知道他的妻妾里面可是有当今辽国皇帝的公主……”
“童大人一心为国,敢于担当,实在是我等百官之楷模……”
“嘘,别乱说话,刚刚也说了,人家李知府可是辽国驸马,帮助辽国皇帝平定叛乱有什么问题吗?又没有对大宋造成危害……”
“话不是这样说的,童大人刚刚可是说的非常清楚,如果女真人拖住了辽国主力,我大宋就可以调兵遣将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果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对我大宋而言可是一个巨大的功劳,于史书上可以留下重重的一笔……”
讨论着,讨论着,似乎众臣感觉到了其中的一些意味。
喜欢傲视始于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傲视始于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