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半左右。
何建设左手拉着孙菊花,右手拉着刘秀华来到了东四人民市场。
刘秀华另一只手里提着一个小纸箱,准备待会儿买了小鸡崽装到纸箱里。
三人先来到了日用品区,孙菊花买了两块肥皂,刘秀华买了一把扫帚。
路过卖文具的小摊时,刘秀华又买了两个本子,买了几支铅笔。
之后,三人来到了调味品区,买了些食盐、酱油、醋。
逛街的时候,何建设一直在四处张望。
除了小鸡崽之外,他还想看看有没有小猪崽或者小羊羔。
如果能够找到机会的话,何建设还想买几只小猪崽和小羊羔放到空间里养。
只可惜,国家对猪、羊、牛之类的禽类管控比较严格,东四市场只有屠宰后的猪、羊肉售卖,并没有活禽。
甚至,就连小鸡崽也只有零散几个小摊位售卖,连价格都没贴,一看就是附近村里的老农民养的小鸡崽偷偷售卖。
买完调味品后,刘秀华又买了些土豆和干菜,路过售卖猪肉的摊位时,犹豫了一下,又割了一斤猪肉。
看到包子母亲需要的东西已经全部采购完了,何建设指了指不远处卖小鸡崽的一个老农说道:“妈,走吧,我想买两只小鸡。”
刘秀华笑了笑,拉着何建设就准备朝老农走去。
就在这时,孙菊花突然开口:“秀华,你领着建设买小鸡去吧,我再去那边逛逛。待会儿咱们在门口汇合。”
刘秀华和何建设闻言也没多想,点了点头,三人分开行动。
“大爷,小鸡崽咋卖呢?”刘秀华指了指老农面前的鸡笼子,轻声问道。
“母鸡崽7毛,公鸡崽5毛。”老农回道。
“这是一块二,您给我挑一对儿。”刘秀华默算好价钱之后,从棉衣兜里掏出一块手绢,数了一块二递给老农。
老农接过钱,眯着眼睛数了数,满意的点点头。
随即弯下腰,在鸡笼子里挑了起来。
很快,他抓起一只活蹦乱跳的母鸡崽,又选了一只眼神机敏的公鸡崽,轻轻放在刘秀华早已准备好的小纸箱里。
“这两只肯定错不了,回去好好养着,赶夏天就能下蛋了。”老农笑着说道。
刘秀华笑了笑,捧起纸箱,领着何建设朝市场门口走去。
二人等了没多久,何建设就看到干妈孙菊花抱着一卷蓝布走了过来。
“菊花姐,您这是?”刘秀华上下打量了一眼孙菊花怀里的蓝布,疑惑地问道。
孙菊花看了看一旁的何建设,笑着说道:“建设长得太快了,我看他以前的小衣服都不能穿了,正好今儿个来市场,我买了三丈蓝布,回去给建设缝两套衣裳替换着穿。”
何建设闻言,明显一愣。
随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孙菊花对自己很好,可没想到竟然这么好。
由于自己这段时间确实没少长个,以前的衣服全不能穿了,可包子母亲早就拆开小衣服又重新帮自己缝制成合适尺寸的衣服了。
况且,这才刚过完年,年前何建设不仅给家人们置办了新衣服。
自己也是从里到外置办了一身新衣裳。
虽说衣服不多,可短时间之内,也是够穿的。
这些事儿,孙菊花都知道。
可她还是忍不住的想要给何建设置办新衣服。
这只能说明她心里有自己,把自己这个干儿子真的当成了亲儿子在养。
何建设感激的看着孙菊花,一脸认真的说道:“谢谢干妈,您对我真好。”
孙菊花慈爱的摸了摸何建设的小脑袋,笑道:“傻孩子,干妈不对你好,对谁好啊?走吧,东西都买齐了,咱们回家去,干妈给你量尺寸,做衣服。”
何建设笑着点点头,三人满载而归。
......
转眼到了晚上。
何建设、王大壮、常胜利还有何家三姐妹在院里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窗户底下纸箱里的两只小鸡不时的配合着几人发出‘唧唧’的响声。
孙菊花坐在炕头,一边缝制衣服,一边不时的抬头看向窗外尽兴玩闹的何建设,嘴角的笑容就没停过。
刘秀华围在灶台前,切好猪肉,又切了一了一半白菜,开始做起了晚饭。
不一会儿的功夫,白菜炒肉的香味儿开始在95号院里弥漫。
......
后院。
刚下班的刘海中嗅了嗅,肚子里的馋虫立马就被勾了起来:“这不年不节的,这是谁家在吃肉啊?”
正在洗菜做饭的李桂兰抬头瞥了一眼西跨院的方向,嫉妒的说道:“还能有谁,西跨院呗。今儿个上午西跨院那几口子逛市场去了,可没少买东西。
还有两只小鸡崽呢!
这有个院子就是好,不仅能种粮食,这还能养活家禽呢。
这等到了秋天,母鸡长大了,西跨院隔三差五的就能吃鸡蛋了。”
一旁的刘光天和刘光福听到这话,在闻上空气里的肉香味儿,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刘光天吸溜了口口水,忍不住说道:“妈,要不赶明儿个咱家也去买两只鸡养在院子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