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两天。
寒假结束了。
西跨院。
何兰兰和何菊菊今年也该上幼儿园了,原本刘秀华准备让何建设也跟着双胞胎姐妹一起去上幼儿园。
不过,却被何建设坚决的拒绝了!
幼儿园?
这辈子都不可能上的!
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何建设早就已经想的很清楚了。
再长几年身体,直接去上一年级。
小学上个两三年,初中和高中加起来上个两三年,然后直接去考大学。
67年之前必须拿到大学毕业证,然后参加工作。
看到儿子何建设主意那么正,一脸认真的拒绝了上幼儿园的提议。
刘秀华也只好无奈的叹了口气,任由何建设去了。
何梅梅上学的时候正好路过幼儿园,捎带着能送双胞胎妹妹。
吃过饭之后,姐妹三人便背上小布包高高兴兴的上学去了。
院里的小伙伴们也三三两两的背着小布包上学堂了,何建设一时间还有一点点不适应。
不过好在,扫盲班又开课了。
......
“太阳升起来,红光照满天,几十年的文盲睁呀睁开了眼......”
中午吃过饭之后,大姐何梅梅在家里收拾碗筷,照看妹妹。
何建设则是跟着母亲刘秀华和干妈孙菊花唱着扫盲歌,一起去了扫盲班。
代课老师还是冉明辉,学生也还是之前的那些学生。
不过,何建设所在的班级却少了三个人。
何兰兰和何菊菊去了幼儿园,扫盲班的课程以后自然不会再过来了。
三大妈杨瑞华三天前就出院回家了,看上去身体恢复的虽然不错,可言语还是有些不利索,需要慢慢恢复。
阎埠贵专程前来,帮杨瑞华请了长假。
说是请假,其实和退学也没啥区别了。
就算今年休养的好,中风和骨折都能康复。
她肚子里可还怀着个孩子呢。
怕是还没等她完全好利索,阎解娣就该出生了。
再想学习文化,恐怕只能背着阎解娣一起来了。
或许是新年后第一堂课的缘故,当何建设来到扫盲班的时候,除了冉明辉之外,还看到了一个熟人。
那就是街道办的王主任。
一番场面话之后,王主任站在讲台,说了一个通知。
街道办需要招一个宣传员,通过黑板报、广播、街头宣传等方式,普及扫盲的重要性,吸引更多居民积极参与扫盲班。
考虑到这份工作既要对扫盲班的流程熟悉,又要对南锣鼓巷的居民们有一定的了解。
这个宣传员的人选,将在本次参加扫盲班的学生里选拔。
选拔标准也很简单。
拿成绩说话。
这届扫盲班的课程规划是六个月左右,年前学了一个多月,年后还需要学四个月左右。
七月份结课的时候,会有一场结课考试。
到时候,谁能拿到扫盲班的第一名。
街道办就选谁当这个宣传员。
听到这个通知,教室里顿时引起了一阵骚动。
参加这期扫盲班的人,大多都是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学不学文化,识不识字对她们而言,没那么重要。
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不照样大半辈子活过来了嘛。
她们关注的一直都是实惠。
当初参加扫盲班的时候,为的就是得到街道办的奖励,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
现在听到学的好了,竟然还有机会进街道办工作,谁不眼红?
贾张氏:“不早说,早说我去年就好好学了!”
二大妈:“东旭妈,快得了吧,就你那点儿水平,好好学也不可能考第一的。”
许母王翠花:“其实咱们这些人里,最有可能考第一的还是三大妈,她有三大爷教,这点谁也比不了。
只可惜,她来不了了。”
孙菊花:“大茂妈,你说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年前考第一的可是我家建设。
依我看,这宣传员的工作肯定是我家建设的!”
听到这话,王翠花扫了一眼何建设,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孙菊花,你自己听听你说的都是啥话?
何建设他才几岁啊?
长得还没黑板高呢,
就算把这个宣传员给了他,他能干得了吗?”
贾张氏也随声附和道:“就是!我都不好意思说你。
一口一个你家建设,你家建设。
说的好像真跟你有啥关系似的?
再说了,去年考第一,今年就第一能考第一吗?
说不准,过了年,年前他学的那些字都忘光了呢?”
孙菊花忿忿回道:“你们就是嫉妒!
就算我家建设不当这个宣传员,也轮不到你们。
你们可别忘了,去年考试的时候,秀华考了第二名。
比我和杨瑞华的分都高。
依我看,这宣传员的工作肯定是秀华的。”
听到这话,贾张氏等人的脸色立马就变得难看起来了。
说实话,何建设就算考的再好,她们也不担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