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跨院。
何建设正在吃红烧肉和白面馒头,就在这个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片刻后,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秀华,在家吗?”
何建设眉头微皱,这声音他非常熟悉,是一大妈孙菊花的。
他一边咽着嘴里的红烧肉,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疑惑。
这一大妈平日里与自己家也没什么交集,他在95号院定居都一个多月了,也没见一大妈来过西跨院。
怎么今天突然就来了呢?
这要是贾张氏或者杨瑞华过来,多半是想借肉、借白面。
可易中海挣得那么多,一大妈也不缺钱花。
再加上这段日子大家都在同一个扫盲班里学习,对于一大妈平日里的为人处世,何建设也比以前看到的更多一些。
他觉得一大妈虽然平日里不咋爱说话,看上去不爱跟人打交道的样子。
可也不像是贾张氏、杨瑞华那种爱占小便宜的人。
刘秀华起身走到门口,轻轻拉开了门闩,看着一大妈孙菊花,也没主动招呼她进屋。
何建设顺着门口看去,只见一大妈孙菊花站在门外,眼眶似乎还微微泛红,看样子是哭过。
见到刘秀华,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秀华啊,我能进来和你说说话吗?”孙菊花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请求。
刘秀华愣了愣,随即侧身让出一条路,请一大妈进屋。
一大妈一进屋看到炕上的白面馒头和红烧肉,眼中闪过几分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以前吃饭的时候,刘秀华是不插门的,可自从上次秦淮如来借奶粉之后,只要家里吃好吃的,何建设就让刘秀华把门插上。
刘秀华转念一想,这院里的街坊确实不像自己以前想的那么好,所以时间长了,刘秀华自己也养成了吃饭插门的习惯。
今天家里吃白面馒头和红烧肉,刘秀华原本是不想请一大妈进屋的。
虽说她现在已经对院子里的邻居们有了防备之心,可她骨子里还是那个脸皮很薄的女人。
看到一大妈眼眶泛红,心里一软,把人家让了进来。
既然已经让了进来,家里又正在吃饭,不客气一下,刘秀华心里总觉得不合适。
刘秀华想了想,还是客气了一句:“他一大妈,您吃了嘛,要不要一起吃点儿?”
一大妈孙菊花闻言,连忙摆手,神色中带着几分尴尬与客气:
“不了不了,秀华,我就是心里闷得慌,想找你说说话。
你们继续吃,别管我。”
听到这话,刘秀华也就没再坚持。
不过刘秀华也没拿筷子,而是搬了个小板凳放在炕边,示意一大妈坐下。
“他一大妈,您坐,有啥事儿咱们慢慢说。”
何建设坐在炕边,嘴里吃着红烧肉和白面馒头,也好奇的听了起来。
“秀华啊,你先吃吧,要不一会儿饭都凉了。我其实......今儿个来,也没啥事儿,就是......是想跟你说说心里话。”
一大妈看着刘秀华指了指炕上的红烧肉和白面馒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您说吧,我吃饱了。”刘秀华笑着回道。
一大妈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唉......按理说,这家丑不可外扬。
可有些话,憋在我心里太久了,要是再不说,我能憋死!”
一大妈孙菊花低头搓着衣角,似乎下了某种决心,终于开口讲述起来。
“秀华啊,你也知道我和老易结婚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孩子。
其实这些年,老易也领着我去找大夫看过......是我的问题。
大夫说我这身子骨不容易受孕,这些年我们也试过了各种偏方,可就是没有动静。
老易他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心里头一直有个结。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其实我们俩对怀孕的事儿,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东旭他爹工伤走了以后,贾张氏带着东旭求到我家,想让老易收东旭做徒弟。
老易就动了心思,收了东旭这个徒弟,想着等老了以后,能让东旭给我们养老。
可我觉得这徒弟再亲,再孝顺,也始终不如自己的孩子呐!
再加上贾张氏是个什么人,你也不是不清楚。
这要是老易还活着,东旭有求于他,贾张氏或许还能让东旭给我们养老。
可要是老易先走我一步,我一个没文化,没工作的家庭妇女,贾张氏还能让东旭给我养老吗?”
一大妈说着,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刘秀华听得心里也不是滋味,赶忙从兜里掏出手帕,递了上去。
“他一大妈,您别太难过了,这事儿啊,兴许没您想的那么悲观。
贾张氏虽然挺那啥的,可我看贾东旭还是挺孝顺的。
您和一大爷对他那么好,我想等您老了以后,贾东旭不会不管您的。”
刘秀华想了想,安慰道。
何建设在炕上听着,心里也渐渐明白了一大妈今天过来的目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