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问:
“老陈,你这是遇上什么事了?”
陈厂长叹了口气:
“五厂,太牛了!”
管厂长好奇地问:
“手机和电脑卖得怎么样了?”
陈厂长摇摇头:
“不是这个。”
“手机和电脑确实挺火的,”
“但我不是说这个。”
“刚才,我看见一个从祖家来的商人,对那个电饼铛特别感兴趣。”
管厂长好奇地问:
“还有人买那玩意儿?”
“谁会去买那种东西?”
“一口锅就能搞定的事,干嘛要搞两个加热板?”
“我估摸着,成本顶多五块钱。”
“五厂的电饼铛是好看点,但成本绝对不超过十块!”
“就算卖出去,能赚多少?”
陈厂长愣了一下,
“所以说五厂真厉害!”
“你们知道那个电饼铛人家卖多少钱吗?”
管厂长想了想,
“五十英镑?”
“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能卖到这个价已经到顶了。”
“就算是这个价,也太黑了,翻了十多倍!”
陈厂长面无表情地说:
“五十英镑!”
管厂长瞪大了眼睛,
“什么?五十英镑?这也太黑了!”
陈厂长接着说,
“你知道人家卖了多少套吗?”
管厂长不敢乱猜了,
“你快说到底卖了多少套!”
陈厂长伸出手,只竖起一根手指头,说道:
“一百万套的订单!”
管厂长惊讶得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这么个不起眼的东西,竟然能赚五千万英镑?!”
他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陈厂长摆摆手,
“这只是个小订单啦。”
“第一笔订单那才叫大呢。”
“有个高卢的商人,一下子就下了好几亿刀的订单……”
李厂长突然插话进来,
“真的假的呀?”
陈厂长感叹道:
“五厂就是五厂,不同凡响。”
“爱华电子到现在还保持着咱们家乡的创汇纪录呢。”
“他们展厅大,那当然啦!”
“瞧瞧,一个产品就能创汇好几亿刀!”
“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稍微停了一下,
“不过,我记得五厂下面好像没有服装厂吧。”
“但小家电、衣服鞋帽这些轻工业,他们确实很厉害!”
“他们的风格,连旁边的那家都比不上。”
“太牛了!”
“我得去问问,那玩意儿到底卖多少钱!”
“我也给我老婆孩子买几件。”
杨厂长随口搭话:
“那得看材料。”
“棉质的衣服,一件成本才五块钱。”
“麻料的便宜点,也要三块!”
陈厂长咬了咬牙:
“这么说的话,其实也不贵嘛!”
“在老家要是卖这个价——就算贵点,省吃俭用也能买得起。”
“对了老杨,你们厂也是做衣服的。”
“你们看看人家五厂的设计。”
“再看看你们厂……”
“要是你们也能做出那么好看又时尚的衣服,那该多好。”
他遗憾地摇了摇头,
“你们不知道……”
“五厂的人,那脑瓜子太灵活了!”
“你们猜猜看,成本五块、三块的衣服,他们卖多少钱?”
管厂长随便猜了个数,
“既然要出口创汇,那价格肯定要高点。”
“十块?八块?”
杨厂长激动地说:
“老管,你根本不了解五厂。”
“爱华牌手机在国内卖两千元。”
“在除了某个地方以外,也都是卖两千元。”
“不过单位是英镑!”
管厂长一听,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也太狠了吧!”
“太好了!”
“出口创汇嘛,不狠点怎么行?”
他满不在乎地说,
“手机、电脑是干什么的?”
“那是高科技产品!”
“衣服嘛,没什么技术含量,谁都会做。”
陈厂长斜睨着管厂长,眼神里带着点瞧不起的意思。
管厂长被惹火了,“老陈,你这是什么意思?”
陈厂长环顾了一下四周,把两人拉到一起,“你们的胆子得再放大点!”
杨厂长满脸堆笑,“我不猜,你快说!”
心里却砰砰直跳。
五厂越狠越好,越狠说明赚得越多!
管厂长不耐烦了,“别拐弯抹角了,赶紧说!”
陈厂长握紧拳头,“你们知道吗?麻布衣服最便宜,五厂报的价——九十九美元!”
“我的天呐!”
管厂长忍不住爆粗口,“三块钱的成本,竟然敢卖九十九美元?这比周扒皮还狠!”
陈厂长紧接着说,“纯棉的更是离谱,一件要一百九十九美元!”
“哇塞!”
管厂长一脸震惊,“五厂的人是不是没见过钱?八块钱的成本,竟然敢卖一百九十九美元?”
陈厂长笑着回应,“真丝的还更贵呢,不过……再贵我也不信它的成本能超过二十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