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公子,我家小姐差人送了些御寒的衣物和药材。"管事将食盒放在石桌上,目光在他腰间的剑鞘上停留片刻,压低声音道,"今日晨时,王氏族长召集各房议事,听说有人在碧玉阶看见公子与小姐......"话到此处便戛然而止,只是重重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蔡佳轩打开食盒,只见底层压着一方素帕,上面用金线绣着半枝寒梅,梅枝末端系着个小巧的玉铃,正是那日在广寒门拾簪时,王嘉馨鬓间掉落的饰物。帕子上还有几行小楷,字迹端丽中带着几分俏皮:"昨夜闻西池有剑鸣之声,疑是君之所为。寒露已至,望添衣加餐,勿令我心忧。"
指尖抚过绣线,他忽然想起练剑时,每当真气运转至心脉,眉心处便有微热之感——那是王嘉馨在碧玉阶前弯腰时,鬓间步摇上的珍珠曾轻轻碰过的位置。此刻朝阳穿过窗纸,在他掌心投下一片暖光,而剑柄上的霜华早已融化,只余淡淡水痕,恰似她眸中未落的泪。
是日午后,蔡佳轩带着剑诀残页登上清凉山,在扫叶楼旧址上揣摩剑招。山风掠过松林,将他的青衫吹得猎猎作响,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拄着竹杖含笑而立,腰间悬着的玉佩刻着个"谢"字。
"小友的剑招,倒有些当年郭景纯的风范。"老者开口道,声音如松涛般清越,"当年景纯先生在玄武湖畔观星练剑,剑气所至,湖水倒流三尺,不想今日竟在此得见。"蔡佳轩心中一惊,想起郭璞正是精通天文历算的奇才,传说其剑术通神,能驱鬼役神。
"老先生谬赞了,晚辈不过是照着残页胡乱练习。"他拱手行礼,目光落在老者手中的竹杖上,只见竹节处刻着星图,与剑诀上的步法轨迹极为相似。老者忽然抬手,竹杖轻点地面,竟在落叶上划出一道微光,正是"追星逐月"的剑招路径。
"景纯先生曾言,剑者,乃天地之精魄所化。"老者娓娓而谈,"小友可知,这金陵城为何能成为王气所钟之地?当年秦始皇断长垄为渎,引淮水入江,却不知此处地脉暗合北斗,而你手中之剑,正是取紫金山巅玄铁,采北斗星光所铸。"
话音未落,忽闻天边传来雁鸣,一行秋雁正从紫金山方向飞来。老者忽然变色,竹杖急挥,在蔡佳轩身前布下一道光障:"王氏族中高手来了,小友速从后山撤离,切记不可与他们正面交锋!"话毕,转身迎向山道,衣袂翻卷间,竟有青鸾虚影在背后浮现。
蔡佳轩不及细想,提剑往后山跑去。刚转过山弯,便觉三道寒芒从头顶掠过,定眼望去,只见三柄柳叶刀正钉在前方树干上,刀柄处绣着王氏家纹。他忽然想起王嘉馨曾说过,王氏私兵中有"朱雀卫",专司缉拿冒犯族威之人,每出必携三刀,取"朱雀三喙"之意。
剑气在体内翻涌,蔡佳轩忽然福至心灵,将"裂帛穿云"与"摘星换斗"融合,足尖连点,竟如踏星而行,在密林中穿梭时,衣摆竟未沾到一片落叶。背后追兵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他却在跃上一块巨石时,忽见山坳处有座废弃的土地庙,庙门匾额上"福德正神"四字已斑驳,却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庙内蛛网密布,却供着一尊青石雕像,像前石案上摆着半盏冷茶,茶水中漂着片竹叶,正是他昨夜练剑时削落的。蔡佳轩心中大奇,忽觉剑柄震动,雄剑竟自行出鞘,指向雕像背后的石壁。他提剑上前,只见石壁上刻着几行小字,字迹与剑诀残页如出一辙:"雌雄双剑,本为太极两仪所化,若欲合璧,需得金陵王气相助。"
指尖抚过字迹,忽然听见庙外传来马蹄声,夹杂着熟悉的琴音——是王嘉馨的《胡笳十八拍》,曲调中藏着急切之意。蔡佳轩再也顾不得隐藏,拔剑破庙而出,只见山道上停着一辆青油小轿,轿帘掀开,王嘉馨正握着雌剑剑柄,眼中映着他剑上的寒光,唇角却含着一抹轻笑。
"我就知道你会来清凉山。"她轻声道,手中雌剑忽然发出清越凤鸣,与雄剑龙吟相应和,两柄剑上的霜华竟化作漫天流萤,照亮了渐渐逼近的朱雀卫。蔡佳轩看见她鬓间的玉铃在发光,想起昨夜练剑时,剑鸣惊起的宿鸟正是朝着乌衣巷方向飞去,原来她早已通过雌雄剑的感应,知晓他的所在。
"小心!"他低喝一声,挥剑扫落三支射来的弩箭。王嘉馨趁机抛出九龙剑穗,金丝织就的龙形竟在空中显化,缠住了为首卫队长的刀。两人背靠背而立,雌剑化出冰墙,雄剑劈开刀光,剑气交叠处,竟在地面刻出太极图案,正是当年郭璞观星所创的"两仪剑阵"。
月过柳梢时,追兵终于退去。王嘉馨望着他衣上的血痕,取出随身携带的伤药:"这是顾姨母偷偷给我的金创药,掺了天山雪莲。"说话间,指尖轻轻划过他手背的擦伤,冰凉的触感混着药香,让蔡佳轩想起昨夜练剑时,剑身上凝结又融化的霜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