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惊讶地看着沈清霜。这个看似娇弱的少女,商业头脑竟如此敏锐!
"好主意!不过需要特殊的容器和工艺..."
"这个简单!"沈清霜拍手道,"沈家有瓷窑,可以专门烧制密封罐子。工艺方面,就要靠苏姐姐的神奇配方了。"
两人越说越投机,从药材谈到水果罐头,又从罐头谈到胭脂水粉。沈清霜对商业有着天生的敏感,而苏晚则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和灵泉系统的辅助,两人一拍即合。
"苏姐姐,我们不如成立一个商行吧!"沈清霜兴奋地说,"不光卖药,还卖各种特色商品,把生意做到全国去!"
苏晚被她的热情感染:"好啊!不过启动资金..."
"我出!"沈清霜毫不犹豫地说,"父亲给了我五万两银子当嫁妆,我先拿出来投资!"
五万两!苏晚倒吸一口冷气。这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天文数字!
"这...太多了。而且是你嫁妆..."
"我才不要靠嫁妆过日子呢!"沈清霜骄傲地昂起头,"我要像苏姐姐一样,靠自己的本事赚钱!"
看着沈清霜坚定的眼神,苏晚仿佛看到了现代那些独立自强的女性。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穿越而来,能带给这个时代的或许不只是医术和商业,还有更宝贵的——女性自立自强的精神。
"好!"苏晚握住沈清霜的手,"我们一起创业。不过股份要分明,你出资金,我出技术和经营,我们五五分成。"
"五五?太少了!"沈清霜摇头,"苏姐姐的技术是无价的,应该你六我四!"
两人争了半天,最终决定苏晚占55%,沈清霜占45%。就这样,日后名震岭南的"苏沈商行"在这样一间尚未开张的小医馆里,诞生了。
当天下午,赵铁手送来了从县衙库房"借"出的珍稀药材,还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苏姑娘,李县尉复职了!"赵铁手兴奋地说,"朝廷下了旨意,表彰他在章知府一案中的功劳,擢升为岭南知府!"
"真的?"苏晚喜出望外。李县尉为人正直,由他主政岭南,对百姓来说是件大好事。
"不止如此。"赵铁手压低声音,"李大人特意嘱咐,要下官转告苏姑娘,明日他要亲自来拜访,有要事相商。"
苏晚心中一动。新任知府亲自登门,必定有重要事情。难道是萧临渊那边有消息了?
次日清晨,苏晚早早起来,将医馆收拾得一尘不染。沈清霜也特意打扮了一番,陪她一起等候。
巳时刚过,一队官差簇拥着一顶官轿停在灵泉堂门前。新任知府李大人一身官服,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
"苏姑娘,别来无恙啊!"
苏晚上前行礼:"民女参见知府大人。恭喜大人高升!"
"免礼免礼。"李知府虚扶一下,"本官这次能活命并得以升迁,全赖苏姑娘和萧大人相救。这份恩情,李某铭记于心。"
寒暄过后,李知府示意随从退下,低声道:"苏姑娘,萧大人有信给你。"
苏晚心头一跳。李知府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她。信封上龙飞凤舞地写着"苏晚亲启",正是萧临渊的笔迹。
"多谢大人。"苏晚强忍立刻拆信的冲动,将信收好。
李知府笑了笑:"萧大人还托我带给苏姑娘一句话——'岭南之事,全权委托,不必顾虑'。"
苏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萧临渊这是给了她极大的信任和自由。
"另外,"李知府继续道,"朝廷已经批准在岭南设立'市舶司',由本官兼任提举。苏姑娘若有兴趣,可以考虑做些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苏晚眼前一亮。这可是赚大钱的机会!沈家的船队加上她的现代知识,绝对能在海上贸易中占据优势。
"多谢大人提点,民女一定认真考虑。"
李知府又坐了一会儿,详细询问了灵泉堂的开业计划,临走时还特意订了一批"安神茶",说是要送给同僚。
送走李知府,苏晚迫不及待地拆开萧临渊的信。信很短,只有寥寥数语:
"晚卿如晤:
京中事繁,太子党羽未尽,恐需时日。岭南诸事托付于卿,可放手施为。令牌所至,如我亲临。珍重。
临渊手书"
信纸上有淡淡的沉香味,让苏晚想起那个月夜,萧临渊揽着她飞跃屋脊的情景。她小心地将信收好,心中既甜蜜又怅然。
"苏姐姐,萧大人说什么了?"沈清霜好奇地问。
"他说...让我们放手去做。"苏晚笑了笑,"走吧,去看看我们的第一批'荔枝罐头'做得怎么样了!"
后院临时搭建的灶台前,三个伙计正按照苏晚教的方法,将去壳荔枝装入特制的瓷罐,加入灵泉特制的糖水,然后密封蒸煮。这是苏晚根据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改良的古代版罐头,借助灵泉的防腐功效,能保存数月不坏。
"东家,第一批二十罐做好了。"阿大恭敬地报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