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保田

作品:中国历代名人大鉴|作者:张一疯|分类:其他|更新:2025-05-13 06:48:56|字数:29266字

李保田:戏骨人生的沉浮与坚守

一、李保田的早年岁月

1.童年成长与梦想萌芽

1946年11月28日,李保田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一个看似优渥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干部,母亲是财务科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家庭条件足以让他衣食无忧,也被众人视为“官二代”。

在那个时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社会处于一种积极向上却又物资相对匮乏的状态。教育资源有限,人们的娱乐活动也相对单一,戏剧成为了许多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保田的童年与其他孩子不同,别的孩子专注于学习,他却对戏剧着了魔。学校的课堂对他缺乏吸引力,他的心总是飞向那充满魅力的戏院。戏院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的目光和心灵。在那里,他看到了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感受到了戏剧独特的魅力。那些生动的故事、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情感,让他深深陶醉其中。

他常常逃课去戏院,沉浸在戏剧的世界里。他仔细观察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试图模仿他们的表演。回到家后,他也会兴致勃勃地给家人表演自己在戏院里看到的片段,虽然表演还很稚嫩,但却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家庭的期望与他的兴趣产生了巨大的冲突。父母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走上仕途,有一个稳定的未来。然而,李保田对戏剧的热爱已经无法自拔,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的梦想之路。

当时的社会,演艺行业并不像现在这样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尊重。很多人认为演戏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没有前途和保障。但李保田并没有被这些外界的声音所影响,他坚信自己对戏剧的热爱是正确的选择。

童年的这些经历,让李保田早早地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在戏剧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价值,也为他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面临着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的偏见,他依然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这份执着和勇气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

2.少年闯荡剧团生涯

14岁那年,李保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家出走加入剧团。这个决定如同一场冒险,将他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和艰辛的世界。

剧团的生活远没有他想象中的美好。当时剧团的经济状况十分糟糕,穷得叮当响,连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每个月发放的30斤口粮,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李保田来说,根本不够吃。他就像一个“吃货”,15天就把口粮消耗殆尽,剩下的半个月只能靠朋友的接济勉强度日。

饥饿成了他生活中最常面对的敌人。有一次,他饿得身体都浮肿了,整个人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眼看就要被饥饿夺去生命。幸运的是,一位好心人给了他两斤豆子,这两斤豆子就像救命稻草,让他从鬼门关前捡回了一条命。在那些饥饿难耐的日子里,他和其他团员甚至玩起了“躺尸”大法,躺在草地上装死,希望能得到好心人的救济。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心酸和无奈。

除了饥饿,疾病也时常困扰着他。1963年,他不幸染上了伤寒,病情十分严重,差点就丢了性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他,第二年,他的父亲就撒手人寰,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他的肩上。

剧团的环境也十分艰苦。排练场地简陋,设备陈旧,但这些都没有磨灭李保田对表演的热爱。他每天都会早起半小时练功,晚上还会熬夜苦练,拼命想要在这个圈子里站稳脚跟。他深知,只有不断地努力和提升自己,才能在表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剧团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虽然生活困苦,但都对表演充满了热情。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一起度过了那些艰难的时光。这些朋友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在表演上也给予他很多启发和建议。

尽管生活充满了磨难,但李保田对表演的热爱却丝毫未减。他把每一次排练都当作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他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表演技巧,努力让自己的表演更加生动、真实。他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为他日后的演艺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少年闯荡剧团的经历,就像一场残酷的洗礼,让李保田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表演的热爱和追求。他在苦难中不断成长,逐渐成为了一个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人。

3.家庭矛盾与内心伤痛

李保田对演艺事业的热爱,与父母的期望产生了巨大的鸿沟,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家庭矛盾。在父母眼中,演艺并非正经职业,他们希望李保田能走仕途,拥有稳定且体面的生活。然而,李保田对戏剧的痴迷已深入骨髓,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投身其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国历代名人大鉴》,方便以后阅读中国历代名人大鉴第3章 李保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国历代名人大鉴第3章 李保田并对中国历代名人大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