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命运三

作品:红楼之皇权枯骨|作者:流浪的西北|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2 21:16:20|字数:8108字

条件就是两位殿下在贾敬过寿时咱们去热闹一番!’

大皇子将德哥儿往边上推推,‘按照母后的模板去找?

在军中没有显露头角且有底蕴的家族可不多!

找起来也不难,我何必心急!’

德哥儿撇撇嘴,‘您虽贵为殿下,有些事可不好查。

您还敢乱动?

别忘了勋贵子弟考核明明是我父亲起草,挂着黄侍郎的名字。

可您瞧瞧,弹劾您的御史比弹劾黄侍郎和我父亲的都多。

只是劝谏两个字,您差点就被折子埋了吧!’

也是无妄之灾,王宁远不做人,勋贵子弟、恩荫子弟可以出仕,却把门槛提这么高。

擂台在早朝打了好几天,陛下几次拂袖而去。

如今折腾了三个月,那些被选出的优秀人才还在接受培训呢!

大皇子点点头,‘如了你的意,不过去宁国府就劳烦二弟带头,小三应该很乐意去。’

这转头就把自己给卖了,去宁国府捣乱,搞不好也会被父皇母后训斥。

再说自己这么像二世祖嘛!

二皇子指指自己的鼻子,‘大哥,我合适嘛!’

周围一片恭维声,‘二殿下合适!’

贾琮是真想宁荣二府乱起来,抱着馨姐儿就跑到二皇子身边。

‘殿下,放心!

荣国府里还有一个声名在外的霸王能与您配合呢!’

二皇子撇撇嘴,那动作简直和德哥儿一模一样。

真是近墨者黑,两人在户部真是一对小霸王。

‘就是那个被我们教训的薛蟠?’

贾琮立马解释道,‘那都是误会,打破脑袋薛蟠也不会想到海甸往官仓送夏税的队伍里有皇子不是。

当日晚上回府我去见薛蟠,他差点没被吓的晕过去。’

当然讹薛蟠银子的事二皇子就不用了解太多。

‘嗯,到时候三弟点火,我们扇风,让宁国府的寿宴热闹些。

若是薛蟠表现好,我就赏脸让他请我们吃一顿。’

还是少年人快乐,随意商量几句就能找到乐子。

雍庆帝在行宫墙上看着皇后的凤轿消失在低矮的绿植中。

‘王宁远,王爱卿在忙什么?’

苏培盛立马躬身回答道,‘上午在安排考核官员的去处,午饭后就骑马满顺天府的转悠。’

‘难怪朕几次散步都没遇到他,倒是不想见的动不动就出现在自己面前。

贾政那套宅院是从金陵知府手里买下的?’

雍庆帝心情不错,苏培盛也桀桀的笑出声。

‘老奴特意让皇城司去查过,顺天府里记录的是五万两银子过户给了贾政。

过户税也是按五万收的!’

雍庆帝嗯了一声,‘顺天府这个过户税挺好,银子不从富裕人家收,难道还去寻那些苦哈哈。’

每日处理公文处理的心烦,雍庆帝就会出现在行宫的城墙上散心。

三十丈外就是各处衙门的职房。

衙门对面就是一个大医馆,到底是行宫所在在,部分太医也得去坐馆整治。

想让陛下看到真正的生活,可到底关系陛下安危,来此的患者有严格的审查。

坐在车上的百姓看着大开的各部大门,总会特意的驻足停留。

当然喊冤的也不少,反正刑部和都察院每日都没闲着。

‘秋收农忙时连来看诊的病患都少了许多。

看医馆里晒太阳遛弯的人不少。

王爱卿就该去户部,真是生财有道。

看诊药费倒是低廉,可入住医馆的花费却是另外一种奢华。

这个月直接到三法司和都察院上告的案子可有汇总过来?’

苏培盛摇摇头,谁能想到搬了海甸行宫,陛下接触普通百姓的机会最多的居然是从三法司。

‘三法司和都察院的汇总还没过来,倒是海甸专门给人着状子的铺子有详细记录送了过来。’

雍庆帝满意的点点头,虽然皇城司还不能如臂使指,可对京城的控制却在慢慢加强。

‘这次不止有顺天府的百姓和北直隶的,连齐鲁之地和豫省的百姓也有特意来的。

最远的是徐州百姓,据说是伏将军特意护送来京的。’

雍庆帝点点头,‘是朕怠慢了皇后一家。

冬至大朝特旨伏将军入京,封彭城侯。’

说完开始慢慢在城墙上散步,目视距离内还能看到农田里忙碌的老农。

‘王家学堂里还真是各个人小鬼大,那个专门写状子的铺子真是李秉孙子开的?’

‘按二殿下的说法和皇城司探得的消息来看,确实是李老大人长孙所开。

听说王大人还特意抽空给他教授法家传承。

似乎有衣钵传承的打算。’

‘朕听说你也在搜罗王家学堂的课业学问。

怎么只学到皮毛,连自己的徒子徒孙都管不住,行宫里的消息一再泄露。’

苏培盛听完脸色一变,立马跪了下来。

‘说说吧,朕想听听!’

苏培盛嘴里发甘,宫里大小太监见他各个都喊干爹爷爷。

皇城司更是负责帝后身边情报盘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之皇权枯骨》,方便以后阅读红楼之皇权枯骨第223章 命运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之皇权枯骨第223章 命运三并对红楼之皇权枯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