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

作品:明末求生记|作者:名剑山庄|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2 00:57:46|字数:5070字

有佛郎机炮,有虎蹲炮,自然也有大炮,也就是红夷炮。刘文秀之所以称之为红夷炮,而不是红夷大炮,就是这炮,是依着红夷炮的样式,却在规格之上降低了一些,似乎是为了安放在船上。

更让刘文秀关注的,却是大炮的铭文,有些大炮是明朝所产,上面自然写大明崇祯多少年,何处产,这些铭文。刘文秀看过太多了,根本不敢兴趣。不过样的数量并不多。

更多的是刻着:“大夏武兴元年,某工造,某人监制。”与造船同出一格。还有一些用的是永昌年号。是曹营没有与闯营分裂之前所造。

刘文秀对夏朝的评价,又提高了一层。毕竟这东西代表的就是国力。但是刘文秀心中不由疑惑起来,暗道:“这仅仅是一艘船,不,一支水师,就有这么多大炮。而曹营立足江南也不过二年左右,哪里能造出这么多大炮。听说襄阳之战,大洪山之战,清夏双方都用百炮轰击。夏朝的炮是哪里来的?难道,江南镇的富饶如此。”

刘文秀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虽然没有主持过铸炮。但也知道铸炮的时间很长。根本无法想象,曹营在一两年之间,铸炮数以千计。

“这其中定然有问题。”刘文秀心中暗道。

很多事情根本就瞒不过人。刘文秀仅仅看了看一艘船,就感受到铁模铸炮法根结所在。当然而今天下如刘文秀这样的人并不是太多,但是决计不少。有些秘密根本无法保密。

刘文秀忽然记起一件事情,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夏朝都要用武兴年号了。

罗玉龙登基之后,尊罗汝才为太祖高皇帝。自称承太祖遗命,扫清天下,再改元。故而今后依旧称武兴年号。

刘文秀暗地揣测,罗玉龙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因为夏朝根基浅薄。草草的更换年号,一个年号仅仅持续了三个月,反而有损大夏的威望。不仅仅是罗玉龙,连大夏的根基都很浅薄。

很多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从夷陵到武昌,顺流而下,用不了多长时间,不过周辅臣还有巡查之命,一路走走停停,用了三日,才到了武昌城北码头上。刘文秀下了船,远远的看着清晨薄雾之中的武昌城。当初张献忠在武昌停留的时间也不短。而此刻再见,却已经成为别人家的西京了,他不禁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喜欢明末求生记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明末求生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求生记》,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求生记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求生记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并对明末求生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