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方面,刘炟对儒家思想的推崇达到了极致。建初四年(公元79年),他命令太常、中郎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以及诸多儒生在白虎观召集议会,讲述《五经》前后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命令五官中郎将魏应负责询问,侍中淳于恭负责对答,刘炟亲自在这里裁决,效仿孝宣皇帝惯例,作《白虎议奏》,后称《白虎通义》。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论点,是继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确立了“天人感应”为官方意识形态,强化皇权神授观念,成为东汉思想统治的基石。
刘炟本人也善书法,其“章草”书体开创了草书新风格,成为书法史上的重要节点。在他的影响下,东汉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然而,刘炟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随着窦皇后的得宠,窦氏家族的势力逐渐膨胀。窦宪是窦皇后的兄长,他倚仗妹妹的权势,横行不法,为所欲为。有一次,窦宪竟然看中了沁水公主的沁园,他出低价强买沁园,沁水公主慑于窦氏的威势,不敢计较。后来刘炟出行,路过沁园,指着沁园问窦宪,窦宪不敢应答。刘炟知道了窦宪夺园的事情后,极为震怒,召来窦宪严厉斥责说:“连尊贵的公主的田园尚且被你兼并,一般小民的田产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国家诛弃你窦宪,就像除去一只孤单的雏鸟和一只腐死的老鼠一样。”然而,最终刘炟还是念及窦皇后的情面,没有对窦宪进行严厉的惩处。这一事件让窦宪更加肆无忌惮,也为日后窦氏外戚专权埋下了隐患。
在经济方面,刘炟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国家的发展。自东汉光武中兴以来,匈奴没有宾服,汉明帝永平年间再度征讨匈奴。刘炟即位后,想要停止武力征伐,休养生息,便探观旧制,恢复了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制度,想要防备意料之外之事,宁安边境。然而,官吏多有不良,动失其便,违反了刘炟的本意。刘炟于是在临终前下遗诏免除盐铁禁令,允许百姓煮盐铸铁。章和二年(公元88年)四月,临朝的窦太后宣读汉章帝刘炟遗诏,废除了盐铁不能自贩自铸的禁令,允许百姓煮盐铸铁,并向以往一样向县官交税。
为了鼓励人口增长,元和二年(公元85年)春正月,刘炟下令再次怀孕的可以减免租赋三年,所有怀孕的,每个人都给三斛米作为养胎用,作为律令。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百姓生育的积极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刘炟还多次下令减免刑罚,本应处死的犯人子女遣入宫中。他认为,刑罚应该以教育和改造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惩罚。他的这些举措使得社会风气逐渐好转,百姓们的生活也更加安定。
元和年间(公元84 - 87年),发生了一件让刘炟十分震惊的事情。侍中郭举与后宫私通,甚至拔出佩刀惊吓刘炟。这件事情让刘炟深感宫廷内部的混乱和危险,也让他更加意识到加强宫廷管理的重要性。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济南王刘康、阜陵王刘延、中山王刘焉前来朝拜。然而,就在这个月,刘炟在章德前殿驾崩,时年三十三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宽厚”治国,开创了“明章之治”,使东汉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刘炟死前下令,下葬的一切规章制度都按照汉明帝时期的规制来,不要大兴土木建寝庙。他的这一遗愿体现了他的节俭和对先帝的敬重。同年3月,刘炟被安葬于敬陵。
汉章帝刘炟在位期间,政治上政宽刑疏,废除了官员贪污禁锢三世的制度,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禁用酷刑,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经济上恢复盐铁官营制度,后又废除禁令,鼓励百姓煮盐铸铁,实行轻徭薄赋,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文化上崇尚儒术,召集诸儒讨论《五经》异同作《白虎通义》,改革历法,始用《四分历》,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军事上虽曾放弃西域,但最终支持班超经营西域,使西域诸国重新归附汉朝,巩固了边疆。他的统治对东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赞誉的皇帝 。
喜欢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