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得了!”房遗爱顾不上多想,立刻召集自己的家丁和一些忠诚的部下,火速赶往皇宫救驾。
等房遗爱赶到皇宫时,里面已经杀得昏天黑地。李承乾的人虽然气势汹汹,但毕竟是乌合之众,在皇宫侍卫的顽强抵抗下,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弟兄们,保护陛下,不能让反贼得逞!”房遗爱大喊一声,带着人就冲进了战场。
“房遗爱,你终于来了!今天就是你的死期!”李承乾看到房遗爱,眼睛都红了,提着剑就朝他冲了过来。
房遗爱毫不畏惧,拔出剑迎了上去:“李承乾,你妄图谋反篡位,简直是罪大恶极!今日我定要将你拿下,扞卫大唐的江山社稷!”
两人剑来剑往,打得难解难分。李承乾虽然武艺也不弱,但他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渐渐露出了破绽。
“看剑!”房遗爱瞅准时机,一剑刺向李承乾。李承乾躲避不及,被刺中了手臂,手中的剑也掉落在地。
“抓住他!”房遗爱的部下一拥而上,将李承乾制服。
随着李承乾的被捕,这场政变很快就被平息了。李世民看着被押上来的李承乾,痛心疾首:“逆子,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做出这等事?”
李承乾低着头,咬牙切齿地说:“都是因为房遗爱!他一次次坏我好事,我若不谋反,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
李世民气得浑身发抖:“荒谬!你自己野心膨胀,却怪到别人头上。来人,将李承乾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经过这场变故,李世民对房遗爱的依赖和信任更深了。“房爱卿,此次多亏了你及时救驾,否则朕后果不堪设想。你对大唐的忠心,朕铭记于心。”李世民感激地对房遗爱说道。
房遗爱赶忙跪地:“陛下言重了,保卫陛下和大唐江山是臣的职责所在。只是经此一事,朝廷元气大伤,后续还需好好整顿。”
然而,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却不这么想。他们觉得房遗爱权力太大,又立下如此大功,以后恐怕难以制衡。于是,他们又开始在朝堂上暗中谋划,想要削弱房遗爱的权力。
“房遗爱如今在朝中威望日盛,若不加以限制,恐怕会威胁到我们的地位。咱们得想个办法,把他的权力分散。”一位大臣在密室里和几个同党商量着。
“没错,可这房遗爱深得陛下信任,咱们直接上奏恐怕不行,得想个巧妙的法子。”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房遗爱这边刚解决了政变危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隐隐感觉到朝堂上有些暗流涌动。他心里明白,那些大臣们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打压他的机会。
“这些大臣,总是在关键时刻搞些小动作。看来我得小心应对,不能让他们坏了改革的大事。”房遗爱一边在府中踱步,一边暗自思忖。
而那些谋划着削弱房遗爱权力的大臣们,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主意。他们决定以改革需要多方制衡为由,提议设立多个经济改革相关的部门,将房遗爱手中关于经济改革的权力分散到各个部门,这样房遗爱就无法独揽大权了。
“各位,咱们就这么上奏陛下,就说经济改革关乎国家兴衰,权力过于集中在一人之手,容易滋生腐败和专断,设立多个部门共同负责,能让改革更加稳健地推进。”带头的大臣得意洋洋地说道。
“此计甚妙!陛下一向重视改革的平稳进行,肯定会采纳我们的建议。”其他大臣纷纷点头称赞。
于是,在一次朝会上,这些大臣们纷纷上奏,阐述设立多个经济改革部门的必要性。
“陛下,如今经济改革已取得诸多成效,但权力过度集中于房遗爱一人,恐生变故。设立多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监督,方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万无一失。”一位大臣跪在朝堂上,言辞恳切地说道。
李世民听了,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明白大臣们的心思,一方面他信任房遗爱,知道房遗爱是真心为了大唐的改革事业;另一方面,大臣们所说的权力制衡也有一定道理。
“房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李世民转头看向房遗爱。
房遗爱心里虽然明白这是大臣们在针对他,但还是镇定自若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大臣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改革之事,确实需要谨慎对待,权力适当分散,相互监督,有助于改革更加完善。只是,设立新部门需谨慎规划,确保各部门之间职责明确,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
李世民听了房遗爱的回答,微微点头:“房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考虑考虑。”
退朝后,房遗爱的一些好友替他打抱不平。“房兄,那些大臣分明是在针对你,你为何不据理力争?就这么答应他们设立新部门,你的权力可就被大大削弱了。”一位好友焦急地说道。
房遗爱笑着摆摆手:“别急,我自有打算。权力大小是小事,重要的是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如果设立新部门真能让改革更好地进行,我又有何不可呢?而且,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