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领命而去,按照房遗爱的吩咐,在试点城市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他们在市场里搭建台子,向商人们讲解记名式大额票据的使用方法和优势;还组织了一些商业活动,鼓励商人们使用这种票据进行交易。
在宣传活动中,一位大商人站出来说道:“各位,我用了这记名式大额票据,确实方便。上次我做一笔大买卖,要是用铜钱,那得拉好几车,多麻烦。用这票据,揣在怀里就走了,多省事!而且,有朝廷背书,安全得很!”
在大商人的带头下,一些商人们开始尝试使用记名式大额票据。
然而,就在货币改革试点工作逐渐有了起色的时候,朝堂上又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一些保守派大臣认为,货币改革风险太大,可能会扰乱经济秩序,要求停止试点。
“房遗爱,你这货币改革太冒险了!万一出了问题,大唐的经济可就毁了!必须马上停止试点!”一位保守派大臣在朝堂上大声说道。
房遗爱赶忙解释道:“大人,货币改革是为了适应贸易发展的需求,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试点也是为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目前试点工作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已经在逐步解决,还请大人给我们一些时间。”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争论的大臣们,说道:“房爱卿,各位爱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货币改革关系重大,你要密切关注试点情况,确保万无一失。若真出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房遗爱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会谨慎行事,不负陛下所托。”
房遗爱深知,要想让货币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必须得让朝堂上的保守派大臣们看到改革的成效。他决定加大对试点城市的关注力度,亲自前往试点城市,了解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一到试点城市,房遗爱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走访各个市场和商户。他看到一些商人虽然开始尝试使用记名式大额票据,但还是满脸疑虑。
“老板,您觉得这记名式大额票据用着怎么样啊?”房遗爱笑着问一位绸缎庄的老板。
绸缎庄老板犹豫了一下,说道:“房大人,这票据确实方便,可我们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万一这票据出了啥问题,我们的钱可就没了呀。”
房遗爱耐心地解释道:“老板,您放心。这票据是由朝廷背书的,绝对可靠。而且,我们有专门的金融机构负责监管,一旦出现问题,朝廷会第一时间解决。您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人都开始用了,大家的生意也都做得更顺了不是?”
绸缎庄老板听了,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房大人,话是这么说,可这心里总觉得没底儿。”
房遗爱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老板。您要是担心,在使用票据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来找我,或者找当地负责的官员,我们一定给您解决。”
绸缎庄老板听房遗爱这么说,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那好吧,房大人,我再试试看。”
房遗爱走访了一圈下来,发现很多商人都有类似的担忧。他意识到,光靠宣传和大商人带头还不够,还得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让商人们真正放心使用。
回到临时办公的地方,房遗爱立刻召集当地的官员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开会。
“咱们得想个办法,让商人们对这记名式大额票据有足够的信心。我看这样,设立一个票据风险保障基金,一旦票据出现问题,比如丢失、被盗用等情况,由这个基金先行赔付给商人,然后再进行调查处理。”房遗爱说道。
一位官员疑惑地问:“房大人,这风险保障基金的钱从哪儿来呢?”
房遗爱笑着说:“可以从使用票据进行交易的手续费里抽取一部分,再由朝廷补贴一些,应该就够了。”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可行。
“还有,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他们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不能出现任何违规操作。一旦发现,严惩不贷!”房遗爱严肃地说道。
在房遗爱的努力下,票据风险保障基金很快设立起来,相关的监管措施也更加严格。这些消息传开后,商人们对记名式大额票据的信心大增,使用的人越来越多。
“房大人这办法好啊,有了风险保障基金,咱们用起这票据来就放心多了。”一个粮商高兴地说道。
看到试点城市的情况逐渐好转,房遗爱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带着试点的成果和数据,信心满满地回到长安,准备向朝堂上的大臣们汇报。
在朝堂上,房遗爱详细地向大臣们介绍了试点城市的情况,展示了记名式大额票据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商人们的接受度逐渐提高等数据。
“各位大人,大家看,这货币改革试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商人们对记名式大额票据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贸易也因为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变得更加顺畅。事实证明,我们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房遗爱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