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买卖不要学问大

作品:酒话供销情|作者:满洲烧刀子|分类:都市|更新:2025-01-12 20:25:07|字数:21244字

看着他那委屈的样子,我心里不禁有些后悔刚才出手太重了,但同时也明白,如果不好好教育他,以后可能会酿成更大的错误。

这点小钱而已,真的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兴师动众啊!

想想前年我跟着父亲一起前往哈尔滨的时候,虽然不能说花钱像流水一样毫无节制,但也是花销不菲呀!

可如今到了老弟他这儿,怎会变得这般小气抠门呢?

要知道,那时的我们可是非常重视“三岁看到老”这句老话所蕴含的道理和经验的。

我们始终坚信,在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处于幼童阶段,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与让步。

因为一旦在这个关键时期没有守住底线,孩子们就会越发地难以管束,等到他们年纪稍长些,那就更是棘手难办啦!

所以说,这可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而是关乎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大事儿啊!

对于母亲而言,她一直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古老观念,始终觉得只有通过严厉的体罚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挨打简直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只要稍微犯点错误或者没有达到母亲的要求,等待我们的便是她手中及时的家法伺候。

这种后果究竟严重到何种地步呢?

有一次,我独自在菜园子里玩耍时,看到那些鲜嫩欲滴、翠绿诱人的黄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想要偷吃的冲动。

然而,由于对母亲的恐惧已经深深烙印在了心底,即便只是偷摘一根小小的黄瓜,我也完全不敢付诸行动。

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我竟然只能趴在地上,像一只饿极了的小老鼠一样,小心翼翼地咬上那么一小口。

结果可想而知,当母亲发现黄瓜上那奇怪的咬痕后,第一时间就怀疑是不是有老鼠钻进了菜园子捣乱。

而当时的我,则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生怕被母亲发现这其实是我干的好事。

这一年后,在自强一队的学校门口,阳光依旧明媚地洒落在大地上。徐木匠踏入了校园,他径直走向老师所在的办公室。

他一脸焦急地对老师说道:“老师啊,我这几天一直在忙着修理那口井辘轳呢,可谁能想到,其中关键的两个铁箍竟然不翼而飞啦!”

“而且,还有人亲眼瞧见,是你班上的唐久泰的老弟,还有蔡德财家的大儿子把它们给拿走了。”

老师听闻此事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走进教室微微皱起眉头,指着老弟和蔡有辉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俩赶紧回家去把铁箍找回来吧,生产队还等着要用呢。”

说完,他便示意两人立刻行动。

于是,我的老弟和蔡有辉不敢耽搁,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跑去。一路上,他们心里都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向别人解释这件事情。

此刻,徐木匠留在学校里,耐心地等待着他们将铁箍带回来……

原来在中午放学时间,他们两个远远地看到生产队院里的那个东西,一开始还真没把它当回事儿,只觉得那就是被人遗弃的物件罢了。

走近一瞧,发现这玩意儿有点像玩具铁圈圈,估摸能拿来用铁丝钩子推着跑。于是乎,他俩二话不说,兴高采烈地将其带走了。

要说这铁箍啊,只需找来一根铁丝,然后在铁丝的头部巧妙地弯出一个小钩状,再用力持续推动,这玩意儿便能如同真正的车轮一般,在地面上欢快地滚动起来啦。

想当年,这样简单又好玩的玩具可是随处可见呐。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回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因为这个看似普通的铁箍,实际上对于徐木匠来说至关重要。

他正准备打造一架新的辘轳,而这铁箍恰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眼看着自己急需的材料被别人当成玩具给拿走了,徐木匠不由得心急如焚,额头上都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徐木匠等来铁箍并拿走之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所学校。

而就在此时,刚刚还一脸和蔼可亲的老师瞬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脸色阴沉得吓人。

只见他板着脸,严厉地大声喝令着老弟和蔡有辉,让二人赶紧走到前面来罚站。

等到老师将本节课的知识讲解完毕后,他便毫不留情地面向全体学生,开始狠狠地训斥起老弟和蔡有辉来。

老师的声音尖锐且刺耳,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利剑直刺人心。不仅如此,说着说着,他竟然抬起脚朝着他们踹了过去,而且还不止一脚!

想当年,我踢老弟的时候,他尚未踏入校门,如今他已经读小学一年级了,尽管都说他老实,但还是没人惯着他,难以逃脱被老师体罚的命运。

然而,当我回到家后,却并未对老弟加以责问。

这其中存在着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老师已然对他实施了相应的惩处;其二,则是因为他着实认为那件物品纯粹就是毫无用处的废品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酒话供销情》,方便以后阅读酒话供销情第34章 买卖不要学问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酒话供销情第34章 买卖不要学问大并对酒话供销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