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民把房契交给母亲保管,接着从家里拿了半袋子大米和半袋子白面,找了个破麻袋装进去:“妈,我还要去二姐家一趟,这马上就要过年了,给他家送点粮食去”。
王母道:“去吧,昨天我买的白菜也捎过去两颗,也好几个月不见你二姐了,不知道她过的咋样”。
王为民点点头,拎起装有大米和白面的麻袋,又拿起两颗白菜几个土豆装到麻袋里,看见案板上的肉还剩的不少,切了一半,一夜装进麻袋里,推着自行车走出了四合院。
他穿过几条胡同,来到了二姐家,同样是个大杂院。只是二姐家这里的院子是个二进院,
院子是主人是前朝的遗老,败光了家底,只剩下这套院子和一个铺子,靠着当个掮客,做点小买卖,出租院子过活,平时也不见他来这院子里。
一个院子里就三家人,前院两家,后院二姐家,二姐家住在后院正房,东厢房是他大哥一家,西厢房住的是他们的父母和妹妹,他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二姐家公婆都在,上有大哥,下有三个妹妹。
二姐正在屋里忙着收拾孩子,看到王为民进来,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九儿,你怎么来了?”
王为民笑着道:“二姐,快过年了,我来给你送点粮食和白菜土豆。”说着,他将麻袋里的粮食和白菜土豆掏出来,放到了桌子上,又从麻袋里拿出来了一条肉。
二姐感激地看着王为民:“九儿,你真好,总是想着我。”
王为民笑着接过二姐怀里的孩子:“宝儿,还记得舅舅不?”
小孩子嘴一撇,就要哭,二姐家的孩子刚刚过一周岁,前几个月见他的时候还是个小婴儿,现在已经会认人了。王为民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麦芽糖,递给孩子,孩子看到糖,立刻笑了,伸出小手就要拿。
二姐在一旁笑道:“你看,还是舅舅有办法。”
王为民将孩子递给二姐,又问道:“我姐夫呢?”
二姐道:“他们一家子去城外买菜去了。”
王为民点点头,又和二姐聊了一会儿家常,便说出了此来的目的:“问问东家你们住的这个院子卖不卖,二姐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个院子买下来”,随即说了自己买院子的事。
二姐道:“九儿,买倒是想买,前两天东家还问了有人买不,这不是钱不够吗,前段时间大洋全换金圆券了,现在的草纸都比金圆券贵,家里实在是没钱了。”
王为民不在意的道:“姐,前段时间我把家里的钱全买了粮食,前段时间粮食最贵的时候我又卖了,全都换成了小黄鱼和大洋,咱就买后院,我看后院后面还有个花园子,一起买了,你知道多少钱不。”
二姐道:“这一间房要30块现大洋,都要的话也得270块,加上后院怎么也得三百多现大洋,钱够么”
“够,现在就去找东家和保人,早点立字据,趁着现在世道乱,房价便宜,早买早安心,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王为民说到:“等解放了,房价肯定还得往上涨”。
听了王为民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同意去买下后院。王为民和二姐一起去找了东家和保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三百二十块现大洋的价格买下了后院和花园子。
等二姐夫一家回来,都傻眼了,双方都立下了字据,就等着按了手印了,二姐夫迷迷糊糊的按完手印,交易就算完成了,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得了一套房,到现在还是晕乎乎的。
王为民和二姐夫一家都很高兴,要留他喝酒,王为民一看天晚了,说好了下次,赶紧回家去了。
二姐夫感激地看着王为民:“九儿,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家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买上房子呢。”
王为民笑着道:“二姐夫,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再说了,这也是赶上了不是,趁着世道乱房价便宜才买下来的。”
同样,他二姐一家买房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胡同。
这让附近几条胡同里的邻居们安心了不少,都觉得王为民是个有远见的人,纷纷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
回到四合院,王为民把买房的事情告诉了母亲,王母听了也很高兴,觉得儿子有出息了,能够在这个乱世中保护家人,让她感到很欣慰。
过年的气氛渐渐的浓了,尽管气氛紧张,如果不满大街都是垃圾和传单,还真有过年的味道。
回到家里把今天田所作所为形成书面材料,一早交给小李进行上报,希望对制止谣言有所帮助吧。
今天厂子里林工找了张红纸在写春联,帮厨不知从哪弄了点猪肉,在剁肉准备包顿饺子,也是今天是年三十,是该吃顿饺子了。
小李一早把报告交上去了,同时带回来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和谈成功了,考虑到明天是大年初一,大统领决定改为初三进城。
王为民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阵激动,小李告诉他,虽然和谈成功了,但光头那边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