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务婆高声宣布,"我们的血在一起,魂在一起。谁敢用这血害人,全族的鬼魂都不放过他!"
村民们齐声应和。小周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悄悄对龙安心说:"这比我们的保密协议厉害多了...是活生生的区块链啊!"
血样采集持续了三天。每个参与者都收到一枚特制的银徽章,上面刻着"血盟"二字和当天的日期。吴晓梅设计了一个精致的纹样,将每个人的血滴样本与徽章编号关联,存入合作社新建的"生物纹样数据库"。
这是返乡大学生杨帆的创意——用苗绣图案编码基因信息,只有掌握密钥的人才能解读。纹样的每个转折点对应一个基因位点,色彩变化则代表不同碱基对。这种独特的"生物纹样"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
血样分析结果令科学家们震惊。凯寨村民的基因库中不仅存在抗疟突变,还有几种从未记录过的免疫相关基因变异,可能与长期使用特定草药有关。这些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疟药物提供了宝贵线索。
"最神奇的是,"小周在报告会上说,"这些变异基因的表达受饮食习惯影响。长期食用紫米的人,基因活性比其他人高30%左右。"
报告会结束后,龙安心被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拦住。对方递上名片——某跨国药企亚太区总裁助理。
"龙先生,我们愿意出价一亿元购买研究合作权,"男人开门见山,"只要授权我们使用这些基因数据开发药物。"
一亿元!这个数字让龙安心心跳加速。足够把凯寨的泥巴路全铺成柏油,给每户盖新房,建学校...
"条件是什么?"他谨慎地问。
"独家授权二十年,专利归我们所有,"男人微笑着补充,"当然,你们可以保留传统文化展示权。"
龙安心立刻明白了陷阱所在——药企要垄断的是知识本身,而不仅仅是商业开发权。二十年后,苗族使用自己的医药智慧可能还要交专利费!
"抱歉,"他站起身,"阿耶玳的知识不卖断。"
男人脸色一沉:"龙先生,别急着拒绝。一亿只是首付,销售额分成还可以谈..."
"不是钱的问题,"龙安心直视他的眼睛,"我们的血誓规定,知识可以分享,但不能变成锁链。"
药企代表悻悻离去后,龙安心发现林妍站在走廊拐角,似乎听到了全部对话。她比刚来时气色好了些,穿着吴晓梅借给她的苗衣,竟有几分融入的感觉。
"你做得对,"她轻声说,"郑伟明当年就是用'扶贫''合作'的名义,骗老挝村民签下不平等协议的。"
"你了解那家药企吗?"
林妍点点头:"他们在非洲的作为...比郑伟明更恶劣。把传统药方注册专利后,原住民连自己采药都成了违法。"
龙安心想起务婆的警告——医药是救人的,不是发财的。这些大公司永远不懂这个道理。
"对了,"林妍犹豫了一下,"我在整理硬盘时,发现了一些加密文件,可能很重要。但需要特殊软件才能打开..."
"交给杨帆试试,"龙安心提议,"他是计算机高手。"
正说着,吴晓梅匆匆走来,脸色不太自然:"龙安心,州里来电话,民族大学的马教授又来了,还带了 UNESCO的人。"
UNESCO?龙安心一时没反应过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林妍脱口而出,"他们要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晓梅略显惊讶地看了林妍一眼,点点头:"说是紧急项目,关于保护濒危传统医药知识的。"
龙安心立刻警觉起来。上次马教授团队的不愉快经历还历历在目。这种"保护"往往意味着将活态文化变成博物馆展品,真正的传承人反而失去话语权。
"告诉他们,要谈可以,但必须签署我们的协议——知识产权永远归苗族社区所有。"
马教授一行人下午就到了,阵容豪华:除了UNESCO的官员,还有省文化厅的领导和几位白发苍苍的学者。龙安心安排他们在展示馆的会议室就座,特意让务婆坐在主位。
"务婆老人,"马教授恭敬地说,"您的医药知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想帮助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世界都了解苗医的伟大。"
翻译把话转成苗语后,务婆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抽她的旱烟。
UNESCO的官员是位法国女士,用蹩脚的中文说:"我们需要完整的记录,视频、音频、文字...所有细节。"
"可以,"龙安心接过话茬,"但必须明确一点——这些知识的所有权和解释权归阿耶玳合作社所有。"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低声讨论。马教授凑到法国女士耳边解释了几句,后者皱起眉头:"这不符合UNESCO的惯例。申报成功后,资料将存入世界记忆名录,供全人类共享。"
"共享不等于剥夺,"龙安心坚持道,"就像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全世界都可以看,但版权仍归法国所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