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元日朝贺

作品:秦时记事|作者:荆棘之歌|分类:古言|更新:2025-09-14 23:52:19|字数:4140字

“朝贺觐见——”

伴随着黄门一声嘹亮地呼喊,文武百官们齐齐拱手下拜:

“为大王贺!”

“为我大秦贺!”

“天下一统,泱泱大秦!”

秦时与姬衡端坐在玉阶之上,看着大臣们依次进入这宽阔高远的章台宫,脚步声震,铜炉生温,又有一股莫大的豪情生于胸间。

不管是阶下的臣子,还是高坐在上的君主与王后,在此时此刻,都真心诚意的企盼着大秦来日更加繁盛。

太史令带着祝官在一旁念诵着长长的祷词。

宗正与奉长也自有一套宏大的流程参拜。

缀在殿末尾、只将将挨着章台宫的门边的巴夫人与乌由心情激荡,脸颊升温,额头渗汗。

此刻站在那里,浑身栗栗。

这是、这是章台宫啊!

是大王接见臣子处理政务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

他们这样的身份、这样的身份!

饶是二人精于谋算,老成持重,此刻眼眶中也仍忍不住包住一汪泪水,鼻头发酸。

倘若能有机会冲到殿前,二人将毫无保留的躬身下拜——

为大王、为王后!

有此殊荣,万死不辞!

……

秦时不得不承认,这种需要废弃一段时间政务,甚至可以说是劳民伤财的元日朝贺,在必要的时候,仍有着凝聚人心的作用。

便如接下来那忙碌的祭祀,敬告天地祖宗,不仅敬的是这些外物,也敬为君者的心。

她想到这里,略疲惫的精神也格外振奋起来。

此刻双眸熠熠,瞧着台下诸位臣工,亦是洒然一笑。

姬衡敏锐的察觉出了她的精神变化,忍不住又沉吟:

王后身体娇弱,下次再有大典,他还需谨慎些……

朝贺之后,该是诸位臣工向大王献礼。

这礼物不拘是什么珠玉珍宝,也并不以世俗价格来论其忠心与否。

比如相国王复,献上的就是他自己手作的一幅瑞雪图。

而御史大夫王雪元的爱好向来十分专一,献上的也与他的喜好相关,是一尊约有两米高的九羽凤凰盘旋青铜灯柱。

凤鸟头部的翎羽高高扬起,尖喙微张,恰能口衔一豆灯火。

而长长的尾羽自上而下绕着中心的铜柱盘旋蔓延,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处盛放灯油之处。

明明是青铜所铸,这盘旋毛发的飘逸与繁复却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般技艺,实在巧夺天工。

太史令献上某地嘉禾一穗,秦时多看两眼,决定朝贺之后仔细问问,倘若这粟米果然产量颇丰,就要多留一些来做种子。

接下来,诸多臣工一一献上贺礼。

秦时饶有兴致的看着,虽里头没什么她想要的东西,但一样样看过来,亲眼见证如今的艺术与技艺,也着实很有意思。

她恍惚又想起来,朝中诸位臣工要给大王献礼,六宫之中自然也要为她这王后献礼。

只是大家在年前都忙得脚不沾地,且除了深有背景的郑夫人与楚夫人,恐怕其余人也都囊中羞涩。

不知又要献上来些什么——大约是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居多。

大年初一,虽然是十月版的大年初一,有礼物可收,秦时仍旧十分期待。

而秦国如今有资格进行元日朝贺的大小臣工逾上百人,能入章台宫殿内的,则只在百数。

还有一些此刻人在殿外,静悄悄将礼献上以示尊崇。

而等到这些流程走完,天光已然大亮。

太史令将时辰拿捏的格外优秀,周巨亦有着同样安排。

在即将出发的时间段,献礼刚好就告一段落。

而后姬衡率先起身,携王后一同离开章台宫。

简单沐浴更衣后,再着一套更正式的钧玄服,就出发前往极庙。

天子车驾,六骏雄奇。

身后百官士大夫们也乘坐着与各自身份相当规格的马车,或四骏,或二匹,成群结队,浩浩汤汤,跟随着他们一同离开咸阳城,来到了渭水河畔的极庙。

此处门户洞开,太牢牺牲各就其位。

姬衡下车时,就立刻有侍从奉上素衣,为他穿在钧玄服的外面,以此敬告先祖,并恭送那些在即将来临的萧条冬日中死去的生灵。

两侧服侍的人中,有人正奉上晨起收拢的霜露一盏,需要姬衡亲自用其勾兑酒水,让这略浑浊的酒水在霜露的稀释下变得清净透明,以示心意无暇。

又有太牢牺牲中牵出活猪一头。

秦时还未来得及惊讶,就见姬衡利索的扒下左侧肩头的衣裳,精壮有力的手臂于寒冬中裸露出来,肌肉雄浑。

此乃【左袒】,是以身体的这般姿态,表示对上苍与祖先的极致虔诚与敬畏。

也是彰显秦王衡这位一国之君、乾天之子的祭者身份。

秦时深吸一口气,同样静静侍立一旁。

两侧乐者们奏响乐器,同时开始歌唱——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在这一遍遍的乐曲声中,就见姬衡手持尖刀,手臂青筋骤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时记事》,方便以后阅读秦时记事第247章 元日朝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时记事第247章 元日朝贺并对秦时记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