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废物利用,就是把这些垃圾,
统一运送到离村子稍远的地方,
让它们自己发酵,变成肥料。
另外,我们还要想办法防鼠防虫,
我听说有种草药,叫什么‘驱鼠草’,
老鼠特别讨厌它的味道,咱们可以在磨坊周围,
还有垃圾堆的周围,都种上一些‘驱鼠草’,
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防鼠防蚊,大家觉得咋样?”
“这主意好啊!”众人纷纷赞同。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几日,
村民们又投入到了新的忙碌中,
大家拿着镰刀、锄头,清理磨坊周边的杂草,
一车车的垃圾被运到后山脚下,
两个工坊里的地面,被平整得干干净净,
王翠妞还带着几个懂草药的老人,
上山寻找“驱鼠草”,
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分别移栽到:
村南边,熬制润肺止咳膏的磨坊、
村东头,生产水果系列品的工坊、
还有山脚下,垃圾堆放的四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整个村子周边的环境,焕然一新,
再也没有老鼠的踪迹,连蚊虫都少了许多,
川贝枇杷膏、雪梨百合润肺膏的磨坊里,
也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忙碌。
看着工坊里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
王翠妞心中满是欣慰:
“伙伴们,咱们又闯过了一关,
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
清平村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村里因为川贝枇杷膏工坊步入正轨,
处处洋溢着忙碌而欢快的气息,
这天午后,王翠妞正坐在院子里,
核对着,送往县城,和省都的所有账目,
石柱福在一旁帮忙整理着药材。
正忙碌间,四弟石柱贵匆匆走了进来,
他的眼神透着几分坚定,又带着些期待,
进了院子,先是恭敬地向兄嫂问了安,
而后深吸一口气,
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般开口道:
“三哥,三嫂,我有事儿想跟你们说。”
王翠妞抬起头,看着石柱贵,
看他这样子,有些疑惑,微笑着问:
“四弟,啥事儿啊?你慢慢讲。”
石柱贵微微挺直了腰背,认真地说道:
“三哥、三嫂,我这学业也基本完成了,
在外面求学这些年,学了不少知识,
如今看到村里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我心里头痒痒的,就想着回来帮衬家里,
帮三哥三嫂您们,分担些重任。”
说着,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等待回复,
石柱福停下手中的活儿,有些惊讶:
“四弟,娘送你读书,如今你学业有成,
不去考功名,不在城里谋个好前程,
回到村里吃苦,能行么?娘会同意吗?”
石柱贵赶忙摆手,急切地说:
“三哥,这哪是吃苦啊!
咱村里现在干的事儿,有奔头得很。
我学了文化知识,知道咋拓展销路,
咋管理产业,肯定能派上用场。
就说那川贝枇杷膏,雪梨百合润肺膏,
要是能把咱这清平村的名声打出去,
以后还愁没生意么?
我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我想好了,跟着三嫂一起干,
把咱们村的产业,做大做强。”
王翠妞听着石柱贵这番话,
心中满是欣慰,她站起身来,
走到石柱贵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四弟,你有这份心,嫂子高兴还来不及呢,
说实话,咱们现在,虽然有了一些产品,
也有了些起色,可难题也不少,
正缺你这样,有知识,为人正直的帮手。”
石柱贵一听,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兴奋地说:“三嫂,您放心,我一定尽力!
我在城里的时候,结识了一些朋友,
有做买卖的,还有懂医术药理的,
说不定以后,都能帮上忙呢。”
石柱福见四弟这么说,也走上前,
重重地拍了拍石柱贵的肩膀:
“好啊,四弟,以后咱兄弟俩,
就跟着你三嫂一起干,有啥难处,咱们一起扛。”
几人正说着,院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
原来是大嫂姜氏,和二嫂陈氏路过,
听到了石柱贵要回村帮忙的事儿,
大嫂撇了撇嘴,大声嚷嚷道:
“哟,这老四,书都白读了,
放着外面的好日子不过,
回这穷村子,能有啥出息。”
二嫂陈氏也在在一旁附和:
“就是,翠妞啊,你可别把老四给耽误了,
咱村里这点事儿,还用得着他个读书人插手?”
石柱贵听了,眉头微微皱起,正要开口辩解,
王翠妞抢先一步,神色镇定地说:
“大嫂、二嫂,四弟回来,是为了咱们村子好,
他有学问,又有这份心,愿意帮着咱们,
把这产业干得更好,咋能说是耽误呢?
再说了,这是四弟自己的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