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驼子突然拽住沈墨的衣袖。顺着他颤抖的手指望去,月光在干涸的泥浆池底照出半枚脚印——靴底纹路是工部特制的防滑钉。
关键物证
泥浆池龟裂的缝隙里,裴真刨出半块青灰色的泥范。沈墨用宣纸覆上,喷水雾的瞬间,纸张纤维间渐渐浮现出凸起的阳文:
「永乐十八年 督造」
字迹下方,还有个被刻意磨平却仍可辨认的徽记——三桅宝船纹。
"郑和船队的官造泥范......"沈墨的指尖悬在"督造"二字上,"但《工部录》记载,永乐年间的火器泥范早在宣德年间就熔毁重铸了。"
夜风突然转急,吹得宣纸哗啦作响。纸面水迹未干处,竟又渗出几道暗红纹路——是当年工匠为防伪掺入的朱砂,此刻拼出半幅海图轮廓。
技术解密
沈墨从皮囊中取出五支瓷瓶,分别装着各地硝矿的样本溶液。宣纸在青石板上铺开,滴落的液体渐渐析出冰花状的结晶。
"龙江硝矿的水质偏酸,结晶会分叉成蕨叶状。"他指向第三张宣纸——上面的晶体纹路正如舒展的凤尾蕨,"而这枚死者指甲里的硝石......"
第六滴溶液落下,结晶却扭曲成蜈蚣般的锯齿形。裴真猛地抽刀:"这不是龙江的硝!"
"是龙江矿脉的支洞。"沈墨冷笑,"嘉靖年间白莲教私挖的矿道,用的却是......"他忽然掐灭话头,水晶瓶映出崔侍郎瞬间惨白的脸。
突发危机
崔侍郎手中的火把突然爆开火星。几乎同时,一支弩箭破空而来,将松明火把钉碎在船坞立柱上!
"蹲下!"裴真铁尺脱手,黑暗中传来金属碰撞的锐响——第二支箭被凌空击落。沈墨翻滚间瞥见弩箭尾羽上的标记:三根孔雀翎染成靛蓝,正是锦衣卫密探专用的"青鸾箭"。
徐驼子突然惨叫。第三支箭擦过他耳际,深深扎入泥范。箭杆上绑着的纸条在月光下泛出磷光,赫然是沈墨清晨刚见过的字迹:
「火龙出水日」
3.【终局:子母铳诡计】(1500字)
思维盲区
"结案"的朱砂印悬在卷宗上方半寸,沈墨突然按住崔侍郎的手腕。
"不对。"
堂内烛火噼啪炸响,映出众人错愕的脸。沈墨抓起案上铜锁——锁芯锃亮如新,毫无灼烧痕迹。
"火药库戌时闭锁,爆炸却在戌时三刻。"他指尖轻叩锁梁,"这半刻钟里,火是怎么进去的?"
裴真翻动尸格录的手突然僵住。七具焦尸的烧伤角度全部指向库房西北角——正是存放佛郎机炮的位置。
佛郎机炮之谜
沈墨的短刀撬开未爆火药桶的底板,木屑簌簌落下。围观的官员们倒抽凉气——桶内竟嵌套着个精铁打造的微型炮管,管壁螺旋纹与死者指甲里的火药结晶纹路完全吻合。
"诸位见过茶壶续水吧?"沈墨抓起案上茶壶,突然将壶盖反扣进壶嘴,"佛郎机炮的'子铳'就像这壶盖——能提前装药,战时塞入母铳发射。"
水晶杯里的残酒被泼向烛台。酒液尚未落地,沈墨已翻转茶壶——壶盖带着燃烧的酒液坠入铜盆,轰然腾起三尺高的烈焰。
"凶手根本不用进库房。"火焰在他瞳孔里跳动,"只需把点燃的子铳提前藏进火药桶......"
终极推理
宣纸上的墨线飞速游走,沈墨手绘的机关图渐渐成形:子铳尾部伸出三根铜线,缠绕着浸泡过硝石的麻绳。
"铜线烧半刻钟才会熔断。"沈墨的朱笔圈住子铳底部的螺旋凹槽,"这时弹簧弹出,将子铳推入母铳膛线——"
"轰!"
崔侍郎的茶盏砸在地上。众人这才发现,沈墨案头不知何时多了个木匣,里面整齐排列着七枚带螺旋纹的铅弹——与兵部存档的佛郎机炮弹形制分毫不差。
真凶浮现
工部员外郎陈襄突然跪地呕吐。当他用袖口擦嘴时,沈墨的镊子已夹住他袖缘一缕朱砂染线——正是龙江船厂泥范防伪用的特制颜料。
"陈大人。"沈墨翻开他掌心,"您今晨'帮忙'搬运证物时,手上可没有烫伤。"
陈襄腕间赫然呈现螺旋状灼痕,与子铳凹槽完全契合。他突然用葡萄牙语嘶吼:"A vingan?a nunca acaba!(复仇永无止境)"
历史闭环
沈墨抖开《龙江船厂志》残卷,泛黄纸页记载着永乐二十二年的一桩旧案:波斯工匠哈桑因私售"旋风铁炮"图纸被凌迟,其学徒三十七人沉江。
"哈桑的后人混入匠籍,等了整整十一代。"沈墨的刀尖挑开陈襄衣领,露出锁骨处的船锚刺青,"就为把佛郎机人引到龙江船厂——"
"轰隆!"
远处突然传来闷雷般的炮响。陈襄狂笑着吐出鲜血,染红案上那本《瀛涯胜览》——恰好翻在记录古里国火器贸易的页面。
4.【尾声:迷雾再起】(200字)
晨光刺破硝烟,沈墨拾起地上碎裂的泥范。翻转时,指腹触到一道极浅的凹痕——被砂石反复打磨后,仍隐约可辨的"兵仗局"印记。
"工部的泥范,怎会有内廷兵仗局的烙记?"
他不动声色地将残片收入袖中。众人离去时,荒草丛中忽有冷光一闪。镜头缓缓下移,半块琉璃瓦当深陷泥土,海浪纹间缠绕着一条断爪的龙——正是龙江船厂宝船专用的规制。
喜欢大明锦衣卫1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大明锦衣卫1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