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前——已经由单一空间实验室正式升级至轨道综合空间站的“天宫”。
此刻,“天宫”内部的零重力太空船坞,正经历着远超往常的喧嚣与忙碌。
身着不同颜色工作服的空勤人员与戴着增强现实目镜的工程师们,如同一群勤勉的工蜂,穿梭于纵横交错的通道与作业平台之间,他们的动作迅捷而精准,正在对各类精密设备进行着最后的维护保养与系统自检。
警示灯的频闪与设备运行的低沉嗡鸣交织,空气中弥漫着金属、臭氧和循环空气的混合气味。
一批刚刚通过大气层湍流、由地面基地精准发射的标准化物资运载舱,其表面还残留着再入大气层时摩擦产生的灼痕,正沿着由激光信标构成的入港引导路径,在数架小型自主作业无人机的精准牵引与反推力减速下,以一种近乎芭蕾舞般的优雅姿态,缓缓滑入指定的泊位。
“都当心点!轻拿轻放!”一位鬓角染霜、经验丰富的老技师,正对着几个动作略显笨拙的新晋后辈厉声提醒,他那透过通讯频道传来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里面装的是高价值实验载荷,待会儿测试组那边等着要用,磕碰到一丁点儿,你们负不起这个责任!”他的目光锐利,一边训斥,一边熟练地示范着在微重力环境下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固定与拆解作业。
穿戴着外骨骼助力装置的整备组空勤人员,小心翼翼地开启了物资箱的气密锁扣。
随着箱盖无声滑开,显露出来的,却是一些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奇特构件——它们以某种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结构类似航空级铝合金的轻质材料构筑起的几何框架,表面则严丝合缝地覆盖着一层哑光黑色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整体呈现出一种兼具强度与隐蔽性的特异质感。
“老师!确认一下,这些......东西,我们需要搬运到哪个区域?”一个年轻队员的声音在队内频道响起,带着一丝好奇与不确定。
“那些都是待会测试要用的特种标靶!立刻把它们全部运送到三号电磁弹射工位去!测试组的人已经在通讯里催了好几遍了,时间很紧迫!”老技师挥了挥手,语气急促。
当这批神秘的物资被迅速而稳妥地运抵指定位置后,它们很快便被机械臂精准地装载到了那座庞然的、专门用于执行“地-空”及“空-月”大宗物资高速转运的高功率电磁弹射装置的轨道上。
随着控制台指令的下达,庞大的电容阵列开始充能,空气中仿佛都能感受到能量聚集时那无声的压迫感。
数秒之后,伴随着一声沉闷的能量释放声,弹射轨道上的标靶如同被无形巨手猛掷出去一般,瞬间加速到难以想象的超高速度,化作一道微不可查的流光,精准地弹射出空间站的引力范围,飞跃至预设的目标测试轨道空域。
“空间站控制中心确认:标靶阵列投放完毕,已成功抵达预定测试坐标。‘苍龙’中队,你们的测试窗口已开启,可以开始行动。”一个沉稳而清晰的女声通过加密通讯传来。
在狭窄却功能齐全的座舱内,王宇昊早已调整至最佳状态,他闭目凝神,呼吸均匀悠长,仿佛与冰冷的机械融为一体。
当听到指挥台那清晰的行动指令后,他那双原本微阖的、如同古井般深邃的眼眸骤然张开,其中闪烁着锐利如鹰隼的光芒。
修长的手指在布满复杂按钮与触控屏的仪表盘上轻盈地一点,启动了主动力系统,霎时间,一片幽邃的亮蓝色操作界面光芒亮起,清晰地映照在他那流线型的头盔面罩上,勾勒出坚毅的下颌线条。
原本通过电磁锁牢牢固定在船坞泊位上的苍龙,在几条粗壮的液压式固定臂的协同作用下,被平稳而精准地转移至船坞外部的发射平台。
系统确认战机与发射平台完全接驳无误后,固定臂如同松开的巨爪般悄然收回,解除了对战机的束缚。
几乎在同一瞬间,苍龙原本沉寂的尾部主引擎喷口,猛地闪耀起数道炽烈而稳定的蓝色离子束,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能量嗡鸣,积蓄着澎湃的动力,蓄势待发。
“我先出发了,你们保持队形,别掉队。”王宇昊的声音冷静而简洁,不带一丝多余的情感。
话音未落,他已果断将操纵杆旁的油门控制阀向前平稳推到底。伴随着机身尾部引擎功率骤升带来的强烈震动与能量轰鸣,苍龙仿佛一支挣脱弓弦的利箭,以惊人的加速度猛地冲出空间站的结构阴影,瞬间融入深邃的宇宙背景之中。
紧随其后,另外五架战机也依次点火、弹射,好似矫健的猎鹰般,迅速组成攻击编队,朝着遥远的目标标靶空域高速前进。
“我的天......这就是在真正的微重力环境下驾驶高性能战机的感觉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编队里的一名队员,望着面前全息HUD上不断跳动的飞行参数和舷窗外壮丽的星河,忍不住发出了难以抑制的惊叹,声音中充满了敬畏与兴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