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那份如同“未来预言书”般的“购物车清单”,为新成立的战略投资与并购部(SIA)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而摆在SIA负责人理查德·刘和他的团队面前的第一个、也是优先级最高的任务,便是立刻行动起来,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并获取那些能够支撑起“北辰”OS革命性交互体验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多点触控技术。
时间,是这场“寻宝游戏”中最稀缺的资源。林轩反复强调,必须赶在苹果或其他潜在竞争对手反应过来之前,将最关键的技术和专利收入囊中!
理查德·刘这位华尔街精英,立刻展现了他惊人的执行力和资源调动能力。他几乎是在那场秘密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就启动了针对全球多点触控技术领域的“地毯式”扫描。
他的团队兵分几路: 一支小队负责与全球顶尖的知识产权律所合作,对已知和潜在的多点触控相关专利进行快速的检索、分析和价值评估,绘制出该领域的核心专利地图。 另一支小队则通过各种渠道——猎头公司、技术论坛、学术会议、甚至是一些硅谷的“消息灵通人士”——搜集所有正在从事多点触控技术研发的初创公司、大学实验室或独立研究团队的信息。 还有一支小队则负责建立“壳公司”网络,准备用于后续可能的秘密收购或投资行动,以最大限度地隐藏启明芯的真实意图。
很快,大量的信息汇集到了理查德·刘的案头。其中,一家位于硅谷、名为“指尖科技”(FingerWorks)的小公司,立刻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这家公司的信息,与林轩之前在“购物车清单”讲解中,特别“点拨”和强调的某个目标高度吻合!
“指尖科技,由两位特拉华大学教授创立,专注于多点触控和手势识别,拥有十几项相关的核心基础专利,但商业运作不成功,目前濒临破产,正在寻求出售……”理查德·刘看着这份简报,眼睛越来越亮!
“就是它了!”他几乎可以肯定,这正是林总“钦点”的、必须拿下的第一个目标!
他立刻将情况向林轩和赵晴鸢做了汇报,并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行动方案:“Lin, Grace,指尖科技的情况与您的描述完全一致!技术价值极高,但财务状况岌岌可危!我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以极低代价将其整体收购的机会!我建议,立刻启动最高优先级的秘密收购行动!目标:一周内完成核心尽职调查并锁定交易!”
“同意!”林轩和赵晴鸢毫不犹豫地给予了授权。
一场针对指尖科技的、代号为“灵犀”的闪电收购行动,在SIA部门的精准策划下,迅速展开!
第一步:秘密接触,建立信任。 理查德·刘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委托了一家与启明芯没有任何明面联系、但在硅谷小型并购领域经验丰富的小型精品投行,作为独家财务顾问,去接触指尖科技的两位创始人——约翰·埃利亚斯和韦恩·韦斯特曼。 接触的姿态放得很低,表达了对他们技术的“高度仰慕”和对他们当前困境的“深切同情”,并暗示有一家“资金实力雄厚、尊重技术创新、愿意为他们的技术和团队提供更好发展平台”的“神秘战略投资方”,对其进行整体收购非常感兴趣。 对于正处在绝望边缘的埃利亚斯和韦斯特曼来说,这无异于天籁之音!他们立刻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第二步:快速尽调,评估价值与风险。 在签署了极其严格的保密协议后,由Alex带领的技术和法律尽调小组,以惊人的速度进驻了指尖科技那间略显寒酸的办公室。 技术专家们(包括一位启明芯内部抽调的、对人机交互有深入研究的工程师)迅速评估了指尖科技的核心专利组合、技术文档和部分关键算法代码。结论是:其在多点触控信号处理、噪声抑制、以及复杂手势(捏合、旋转等)识别算法方面,确实拥有独创性和领先性,与“北辰”OS的需求高度契合!专利的质量和覆盖范围也基本符合预期。 法律和财务顾问则快速审阅了公司的股权结构、融资协议、员工合同、以及潜在的债务和诉讼风险。发现公司股权结构相对简单,债务主要是拖欠供应商款项和员工工资,没有复杂的法律纠纷。最大的潜在障碍,来自于之前投资过他们的几家小型风险投资(VC),他们可能拥有优先清算权或对出售的否决权。
第三步:果断报价,锁定交易。 基于尽职调查的结果和指尖科技的财务困境,理查德·刘与赵晴鸢、林轩快速沟通后,给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也极具技巧性的收购报价方案: 总对价:约为两千八百万美金。 支付方式:其中两千万美金以现金支付,主要用于偿还公司债务、支付员工遣散费以及给予早期天使投资人一定的补偿。剩余的八百万美金,则以启明芯IPO前限制性股票的形式,授予两位创始人和核心技术团队成员(需要在启明芯服务满一定年限后才能完全兑现)。 核心条件:启明芯整体收购指尖科技的全部资产(包括所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团队(约15人)。两位创始人约翰·埃利亚斯和韦恩·韦斯特曼必须与启明芯签订为期至少三年的全职顾问合同,并承诺将他们的全部技术积累贡献给启明芯,同时签署严格的竞业限制协议。 排他性谈判期:72小时!在此期间,指尖科技不得再与其他任何潜在买家接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